<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大學好閨蜜 上陣姐妹花

    高翔

    2020年03月07日18:27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工作中的曾曉麗和王麗婷(蘭大一院供圖)
    工作中的曾曉麗和王麗婷(蘭大一院供圖)

    在甘肅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里,有這樣一對“姐妹花”,她們大學時是好閨蜜,讀研、讀博時導師為醫學名家夫妻,奔赴湖北武漢后,她們是共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好搭檔。她們就是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老年病三科呼吸專業主治醫師曾曉麗和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麗婷。

    曾曉麗目前博士在讀,已有14年黨齡。她是劉曉菊教授的博士生,這次跟隨老師同上戰場,讓她信心倍增。脫產在讀的她,因為疫情,果斷回歸相應科室!拔业膶I課程已全部修完,論文正在進行。這次疫情嚴重,作為呼吸專業醫務人員,我必須奮戰一線,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榮耀!

    “學醫就是為了救死扶傷,在患者最需要的時刻必須沖上一線,責無旁貸!庇兄10年黨齡的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王麗婷也第一時間響應醫院號令。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王麗婷鼓勵兩個孩子每天畫畫給媽她加油!昂⒆娱L大了,就能理解媽媽。作為母親,應該從小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堅定和擔當,說多不如行動! 王麗婷說。

    “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王麗婷寫下了這樣一封信,記錄了和好閨蜜曾曉麗同在武漢戰“疫”的點點滴滴。

    以下為書信原文:

    對于我們女醫生來說,三八節似乎是我們最不在意的一個節日,因為你有需要時刻關注的患者,不能因為這個節日就去休假;你有職責在身,不能因性別區分差異對待。這次在戰疫一線經歷三八婦女節,我必須好好的記錄下我心中的巾幗英雄—曾曉麗,蘭大一院老年病三科醫生。

    此次出征武漢很有幸能與我的大學同班同學曾曉麗一起同行。在看到名單的那一刻,我倆興奮地吵吵了好久,畢竟是那么陌生的地方,我們至少是有伴的。這次我們蘭醫03級臨床4班也算是巾幗不讓須眉了一把。

    上大學時,我們都習慣叫她小麗,個頭不高,精干利落的川妹子。有著蘭大一院老年三科人特有的潑辣、雷厲風行。來武漢后也是一樣,完全不受陌生環境的影響。反倒是我,在來武漢的頭幾天,經歷了從一腔熱血到陷入對陌生環境、未來生死未卜的焦慮,差點掉在自己圍起來的焦慮圈里出不來。

    穿防護服進病區查房了解患者的疾苦;出病區學習電腦系統,掌握每一個患者的病情,制定自己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在第一天工作的12個小時里,讓同為女醫生的我對曾曉麗心生敬佩。也就在親眼目睹了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后,我的心緒才豁然開朗,感覺到自己從那個圈里跳了出來。

    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們一起討論各自患者的病情。我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經驗互相彌補,力爭在把握診療主線的同時,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

    她執行力超強是我不及的。她每天都熬到很晚,第二天還得繼續去查房,也有好幾次都錯過了吃飯的點,沒飯了我就“支援”她一點泡面將就。真的很慶幸我們一起來了,這樣攜手與共的機會,這輩子不會多得,等以后我們老了坐在一起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肯定很美好。

    “三八”節快要到了。對于我們早已忘記性別區分的女醫護來說,如果在這個節日真要有什么特殊,那就是希望能抽出來一點點時間給我們的家人,把女性的角色(母親、妻子、女兒)留給他們。

    我們一起加油堅持,勝利的曙光一定不會太遠,期待我們脫下防護相擁的那一刻。

    (責編:焦隆、周婉婷)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