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隴南:“戰”疫一線閃耀“志愿紅”

    陳多

    2020年03月11日10:21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抗疫一線閃耀“志愿紅”

    疫情發生以來,隴南市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99個實踐所、3288個實踐站,組織10萬多名志愿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疫情不止,我不退!”從入戶排查到搬運物資,從消毒滅菌到宣傳引導,“紅馬甲”成為隴南抗疫一線的最美風景。

    吹響抗疫“集結號”

    “你們要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專業防控的引領者……”1月26日、1月29日,隴南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共青團隴南市委、隴南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發出倡議和通知,號召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倡議發出后,1月26日上午就招募了60多名志愿者,經過專業培訓后開始到公共場所開展消毒工作。截至目前,全市6627個文明實踐隊和志愿服務組織的10.1萬名志愿者,活躍在八縣一區抗疫一線!彪]南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李紅新告訴記者。

    危難之中,黨員志愿者沖鋒一線;湛h從縣直機關單位抽調144名黨員志愿者,招募70名社會志愿者,充實到城關鎮8個社區,參與城區網格化管理工作。

    防控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悼h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35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迅速行動,奏響了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強音。

    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西和縣葉大社區文明實踐站招募了20多名志愿者,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排摸了轄區所有常住和返鄉人員信息,為聯防聯控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隴南市志愿者共張貼發放防疫宣傳海報和資料660多萬張,懸掛條幅4萬多條,全市僅志愿者消毒公共場所面積就達650多萬平方米、消毒車輛2.8萬臺(次),提供心理咨詢服務6580多人次。

    群防最美“紅馬甲”

    “親愛的爸爸,防疫很辛苦,也不太安全,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隴南市光明公益聯合會會長浩利祿收到了兒子發來的一條叮囑短信。隴南組織市區多家志愿服務隊分片包干,運送物資到各疫情監測點、記錄外來人員相關信息。作為一名組織者,浩利祿說:“很多志愿者始終堅守在一線,就是希望屬于我們的勝利早點到來!

    有人收到了叮囑信,也有人遞交了請愿書。西和縣何壩鎮劉集村六旬老漢劉具具去年底全家實現脫貧,他說:“黨的政策這么好,讓我這個窮老漢過上了好日子。以后監測點生火、掃地、提水的活就是我的,誰也別搶!逼胀ㄈ罕姴挥嫷檬,做著最基礎、最瑣碎的“小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光散熱。

    “我父親是軍人,打小就教育我們要助人為樂!”在禮縣永興鎮,藍蓮愛心公益協會志愿者姚小鳳一家自帶工具和消毒用品,穿梭在大街小巷!白鲂┝λ芗暗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币π▲P如是說。

    在隴南,戰“疫”志愿者雖然來自不同行業,忙碌在不同場所,但穿上“紅馬甲”,他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這一群群可愛的志愿者,為隴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增添了新的生動注腳。

    細致服務“心連心”

    2月14日,正在居家隔離觀察的武都區角弓鎮年家村村民趙水萍手機鈴聲響起。電話那頭,村黨支部書記董永平說道:“你菜籽地的雜草已經清理完了,蔬菜給你放門口了!

    “連地里的農活都有人幫我們干,我們還有啥理由不好好配合呢?”趙水萍說,“等隔離期過了,我也要加入到抗疫隊伍中去!”

    武都區各鄉鎮積極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文明實踐隊為群眾排憂解困。

    “這是新買的藥品,有需要盡管打電話!”兩當縣魚池鄉上灘村黨員賁煒每天都將統一代購的物資送到居家隔離群眾家門口。連日來,兩當縣各鄉鎮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紛紛化身代辦員、服務隊,通過黨員干部“多跑腿”,讓群眾少出門、“零出門”。

    文縣中廟鎮肖家壩村張占文的父親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幸逝世,家里本著從簡的原則,向村委會做了報備!按甯刹糠磸投诓徽埧、不聚眾,還組織志愿者幫助我們辦理喪事!睆堈嘉恼f。

    “外出務工人員,請到服務站領取口罩!”每天早上8時,隴南火車站外出務工人員服務站的廣播準時響起!拔覀優槊總外出務工人員提供3只口罩,并通過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確認他們的個人電子健康證明!痹陔]南火車站外出務工人員服務站值守的志愿者馮文平告訴記者。

    生產一線,亦是戰“疫”前線。隴南市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立足勞務大市的市情實際,想方設法采購防護物資,由志愿服務隊發放到每個外出務工人員手中。

    愛心匯聚“筑防線”

    快板《眾志成城戰疫情》、主題歌曲MV《向祖國報到》、詩歌《村委會的高音喇叭又響了》……連日來,隴南文藝志愿者在各類網絡平臺上發布抗疫作品4590多首(篇)。

    隴南各界愛心人士也紛紛行動起來,慷慨解囊,獻出愛心,溫暖了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工作者。

    香樹壩村是武都區洛塘鎮的貧困村。面對嚴峻形勢,該村黨員群眾自發捐款70筆,捐款金額9100元,所有善款通過武漢紅十字會轉到抗疫一線。

    “叔叔阿姨辛苦了!”疫情發生后,康縣大南峪鎮鄭灣村9歲的小朋友曹明哲拿出“壓歲錢”,購買了方便面、八寶粥等食品,把愛心送給了陜甘交界的疫情防控執勤點。

    禮縣果農一直關心遠在武漢的抗疫工作者,2月7日,一輛貨車裝滿13噸蘋果,從禮縣出發前往武漢,帶去了他們對武漢人民的支持和牽掛。

    越是危難關頭,越是安危與共。截至目前,隴南市愛心企業和個人捐款1344.18萬元,物資價值577.88萬元。

    (責編:陳誠、周婉婷)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