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隴東學院漸成助力地方發展的最強“外腦”

    施秀萍

    2020年07月17日08:09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隴東學院漸成助力地方發展的最強“外腦”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7月16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隴東學院“發揮智庫功能,融入地方建設”有關情況進行了發布。

    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為新型智庫建設的重要力量,發揮著“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近年來,隴東學院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和科研優勢,智庫建設穩步推進,智庫成果日益豐碩,智庫影響日益深遠,成為服務地方發展的最強“外腦”。

    一方面,圍繞慶陽乃至甘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隴東學院在南梁精神、黃河流域隴東黃土高原生態保護等方面形成高質量建議案,其中,關于推進甘肅省垃圾分類處理、助推甘肅省科技創新等10多篇建議案得到充分肯定。

    一方面,以項目為依托,隴東學院產出高水平項目成果,全面提升服務黨委政府的決策咨詢能力和智庫影響力。截至目前,已形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省社科規劃項目、各類委托課題等組成的多層次、多類別的課題體系,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五年來,獲批國家、教育部、省社科和市廳級項目156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9項,出版《習仲勛在陜甘寧邊區》《陜甘邊根據地研究》等著作10多部。尤其是,編寫教育部、國家社科基金專項任務《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系列讀本·南梁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百年史話·南梁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南梁精神研究》等,在紅色文化和南梁精神研究、傳承、弘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學術影響力。

    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旅游產業發展等熱點,隴東學院突顯智庫科技、文化、產業扶貧功能,先后參與制定《環縣毛井鎮種植業發展規劃》《隴東主要家畜高效養殖技術》《環縣毛井鎮紅土咀村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等規劃條例,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同時,參與設計南梁革命紀念館等布展方案,助力鄉村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參與編制慶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規劃、慶陽市南繁基地中長期發展規劃等,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積極發揮智庫作用。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