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遠抓蘋果近抓牛 當年脫貧抓勞務

    靈臺縣在實踐中打造脫貧“新引擎”

    李滿福 施秀萍 朱宇鯤

    2020年09月21日14:11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靈臺縣在實踐中打造脫貧“新引擎”

    從張北村、飲馬咀村,到獨店鎮、星火鄉,到靈臺全域,上上下下都念脫貧致富“產業經”。前不久,記者穿行于靈臺城鄉,無論走在哪里,和誰交談,牛、果、勞務產業都是“關鍵詞”,且話題愉快。

    在減貧實踐中,他們動心思最多、下功夫最大的就是產業扶貧。近年來,靈臺縣咬住“遠抓蘋果近抓牛,當年脫貧抓勞務”的思路不松勁,得到的答卷也令人欣喜:靈臺縣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1.55萬戶5.83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206戶596人,7年間減貧5萬多人,累計達標出列貧困村79個,貧困發生率降至0.29%。

    位于獨店鎮的靈臺海升現代果業高新技術產業園矮砧密植蘋果基地里,一排排果樹挺直著“腰板”,滿樹的果袋掛滿枝頭。作為甘肅18個全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靈臺縣緊盯蘋果產業發展前沿,學習借鑒果產業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在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上攻堅突破,堅持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四新”模式,推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使小小果品真正成為靈臺人的“致富果”。 

    走進上良鎮盛豐農牧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耳邊不時傳來“哞哞”的牛叫聲。養牛帶頭人姚軍福每天都要到這里轉轉,從養牛到賣牛,他都如數家珍。脫貧攻堅開展以來,上良鎮和北張村探索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參與脫貧攻堅的方式,形成了“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北張村65戶241人已全部脫貧,村里牛產業也得到長足發展。很多村民在致富能人的帶領下都靠養牛改變了生活,過上了好日子。

    勞務產業是靈臺縣助推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之一,他們對全縣貧困勞動力進行了摸底,采取“一戶一策、一人一案”“量身定做”等方式,在貧困戶中開展政策咨詢、用工信息、技能培訓、勞務對接、權益維護等事前事中事后服務,精準、定向、有序組織貧困勞動力輸轉。這些年來,該縣年均就近、就便輸轉貧困勞動力1.6萬人,年人均收入達1.5萬元。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