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中國成立前,蘭州民間有“皋蘭山上一棵樹,白塔山上七棵樹”之說。讓廣袤的荒山禿嶺披上綠裝,從根本上改善蘭州地區生態環境,成為幾代蘭州人民共同的夙愿。經過70多年的持續綠化建設,南北兩山完成了從荒山至彩山的完美“蝶變”,形成了完善的人工生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生態文化體系、管理管護體系。如今,南北兩山已成為蘭州的城市“大氧吧”。
70多年綠化荒山62萬畝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但連翹、迎春、玉蘭、杏花、梨花等不懼低溫的植物已經展露芳容,宣告春天的到來。從白塔山腳下漫步至山頂,落葉小喬木和灌木多已經展現出春色,粗壯的柏樹和刺槐、楊樹等,也在這時顯得生氣勃勃。難以想象,這里在70多年前,還是一片荒山禿嶺。
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總規劃面積為129萬畝,連通機場高速、蘭白高速、水秦路兩側,輻射蘭州新區及紅古區海石灣鎮北側山區,涉及8個縣區(紅古區規劃納入)。據蘭州市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副指揮任智斌介紹,上世紀50年代,為了綠化荒山,改善蘭州生態環境,蘭州市每年組織機關干部群眾背冰上山,植樹造林,經過二三十年的綠化建設,南北兩山的綠化終于有了起色。1983年,省委提出“全省綠化看蘭州,蘭州綠化看南北兩山”的號召,300多家黨政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承包綠化兩山。至1999年,已累計造林14萬畝,成活各種樹木3200多萬株。200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實施完成了總投資達6.6億元、建設任務為33萬畝的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2003年后,又相繼完成了15萬畝的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工程、三北四期工程,使兩山林地總面積達到了62萬畝,筑起了城市生態安全屏障。
南北兩山生態服務價值達70多億元
“我生長在蘭州,小時候一到春天就是黃沙肆虐,如今觸目皆是青山,雨水也多了起來,第一次帶女朋友回來,她看到后說,‘這哪里是黃土高原,跟書本上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樣,不說還以為是南方某個城市呢!’”離家多年的楊建章驚訝于蘭州的生態發展,曾經因為蘭州的自然條件和氣候不好而移居南方的他,如今也時;丶亦l來看看。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綠化,南北兩山如今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人工生態體系,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截至目前,南北兩山綠化面積達到62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6億株,23萬畝上水工程造林區具備了較高的郁閉度(指森林中喬木樹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標);39萬畝干旱造林區激活了原生植被。經調查,南北兩山工程區植物種類已達75科254屬424種,包括木本植物185種,草本植物225種以及藤本14種,其中人工栽培種117種,野生植物種307種;常見的脊椎動物76種,其中鳥類55種、兩棲類4種、爬行類7種、哺乳類10種,區內縱紋腹小鸮和紅隼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物種多樣性的增加使得群落結構趨于復雜,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去年,蘭州市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根據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框架,結合南北兩山綠化工程區特點,運用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價所采用的市場價值法、影子工程法、機會成本法和物品替代等環境經濟學方法,對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了估算,得出:2019年南北兩山生態服務價值為76.74億元,為1999年4.6億元的16.68倍。其中,南北兩山林區年涵養水源1430.81萬立方米,年固碳量107.29萬噸,年釋氧量53.88萬噸,年滯塵量57.87萬噸,年污染物降解量(二氧化硫)為3871.37噸,年固土量28.97萬噸,年減少河道泥沙淤積量55.68萬立方米,年保肥量2.53萬噸,科教游憩服務人數為3688.55萬人次。
約3000人常年從事兩山林地管護工作
“這地方負氧離子含量高,上來感覺肺活量都要好一些,吹出來的曲子也比較舒服!奔易“矊巺^的牛先生是一名薩克斯愛好者,幾乎每周都要來九州臺牡丹園“演奏”,用他的話來說,在這里能吹出不一樣的感覺。
記者注意到,牡丹園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監測數據顯示,當日上午11時05分,牡丹園內負氧離子4010個單位,氣溫14攝氏度,濕度58.4,而PM2.5只有10。據2009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生態成效評估數據顯示:南北兩山林區內負氧離子含量是鬧市區的10倍以上,年涵養水源3997.46萬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萬噸,年釋氧量73.51萬噸,年滯塵量75.20萬噸,年固土量277.65萬噸,年減少黃河泥沙量61.12萬噸。數據顯示,在黃土高原,植被覆蓋度急劇增加從1999年的32%到2013年的59%,與此相對的是水土流失的減少黃河的年均輸沙量從上世紀70年代的13億噸/年下降到不足3億噸/年,這其中,就有蘭州南北兩山的一份功勞。
目前,南北兩山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生態文化和管理管護體系。其中,已建成電力提灌工程139處,上水管理站、泵站389座,調蓄水池751座,鋪設各類管道3818公里;建成護林防火檢查站、瞭望臺、氣象站41個,林區道路600多公里,以歷史文化、生態旅游文化和綠色消費文化為主的兩山生態文化建設蓬勃發展。目前,南北兩山已建成森林公園20多處,休閑、游覽基地80多處,每年休閑、健身、旅游的人數已超過500萬人次,并形成了市、縣(區)兩級指揮部、林業管理站和承包單位管理的三級管理管護體系,約有3000人常年從事兩山林地管護工作。如今,南北兩山已經成了蘭州天然的生態“大氧吧”。
推進智慧化管控系統 蘭州市500余家“網約房”納入治安管理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近年來,網上提供房源、網上簽訂交易的新型出租房屋模式“網約房”日益增多。據蘭州市公安部門統計,目前蘭州市共登記“網約房”500余家…【詳細】
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首映 人民網蘭州8月10日電 (魏怡)8月9日下午,九集紀錄片《紅色甘南》在蘭舉行首映禮。該片由甘南州委宣傳部出品,前后拍攝制作歷時四個多月。 “甘南這塊美麗的土…【詳細】
蘭州新區開出首張《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 助力企業“走出去” 人民網蘭州8月9日電 (高翔)日前,蘭州新區稅務局為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的蘭州大宏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開具了《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據悉,這是蘭州新區開出的第一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