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小江南里“金葉”香

    ——從李子壩看文縣茶葉產業的壯大之路

    洪文泉 楊唯偉

    2021年04月16日10:27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小江南里“金葉”香

    三月,文縣碧口鎮李子壩村迎來春茶采摘的季節。3月18日上午,村里下起了小雨。天陰不采茶,村民胡明清為父親做完早飯,便開始在院里打掃衛生。

    水泥硬化過的小院干凈整潔,幾座老房翻修一新,一棵大核桃樹新發出片片綠葉,樹下的石桌椅旁,清澈的泉水靜靜流淌。很難想象,這座小院的主人胡明清,曾經是村里出了名的貧困戶。

    “有多窮?窮得連老婆都娶不起唄!焙髑逭f。

    山區陰冷,坡陡地少,種糧食沒收成,胡明清就跟著村里人一起種茶葉,但以前村里種的老品種茶葉生長周期長,品相不好看,產量也不行,忙活一年下來賣不了幾個錢。

    “山大溝深,說的就是我們這樣的地方!

    生活的轉機,從脫貧攻堅開始。

    “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文縣地處甘肅南部,坐落在陜甘川三省交界處。李子壩村位于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腹地,產茶區處在大山深處,終年云霧繚繞,雨量充沛。

    作為隴南市最早種茶的地方,李子壩村的種茶歷史有100多年。

    “但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村里大多種的是玉米、小麥等傳統農作物!崩钭訅未妩h支部書記任華章介紹說。據文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記載,1964年春,中央、省、地、縣抽出專人,組成聯合工作組,對碧口片宜茶地區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宜茶土壤普查。

    從此,文縣碧口片納入了國家茶葉生產發展計劃,李子壩村被列為重點之一。經過近十年時間的發展,1975年底,村里茶園總面積達574畝,人均近一畝。

    包產到戶后,茶園被分到各家各戶,逐漸嘗到茶葉種植甜頭,村民種植茶葉的熱情得到極大提升。

    上世紀90年代開始,茶葉廣受歡迎,李子壩村積極爭取項目支撐,將村里的荒山、荒坡平整,大規模發展茶園。2000年以后,茶園面積穩定到4000多畝。

    盡管發展早,可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茶葉產業仍然面臨不少發展瓶頸。

    茶園老化、品種跟不上發展,就是最關鍵的問題!耙郧,村里都是群體種,品種很雜,產量不高,賣不到太好的價錢!比稳A章說。深山薄田,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隨著脫貧攻堅的開始,李子壩真正迎來了茶葉產業的快速發展期。趁著政策的東風,村里引導群眾更新優質品種茶樹,還專門在村里成立起茶廠,帶動大家加工銷售茶葉。

    村里積極引進龍井43、中茶108等品種,集中改良了500畝茶園!叭晷‘a,五年大產。如今改良的茶園已經初步投產,比起以前的雜茶,這些優質品種茶葉的價格翻了一番!比稳A章介紹說。

    不僅如此,村里積極引進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五六年時間,村里引進發展起3家茶葉企業和7家合作社。

    玉皇茶業公司是李子壩村最大的茶葉企業。從3月底開始至清明前后,是茶廠最需要工人的時候,500多畝的有機示范茶園需要采茶工人四五十人。

    “我們的茶葉很受市場歡迎,在自產的同時還大量收購村民的鮮茶進行加工銷售,每年的加工量在100噸左右,2020年銷售額超過1600萬元!庇窕什铇I公司董事長侯成強介紹說。

    看著別人家的茶越種越好,茶廠老板按時上門收茶,胡明清也坐不住了。他主動聯系村干部,參加村里組織的茶產業培訓,跟著村干部一起去外面長見識。

    “產業發展,首先得因地制宜!比稳A章說,如今240多戶人的李子壩村里,茶園面積達到4800多畝。茶葉品種也越來越豐富,針對市場需求,還專門種植了明前早產品種。

    “家家種茶葉,人人是茶農!币劳胁璁a業,李子壩村的群眾穩步增收致富,全村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也都于2019年全部脫貧摘帽。

    大伙的腰包漸漸鼓起來,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變。

    看到上門收茶的客戶越來越多,胡明清突然又有了新想法:他在自家院里的核桃樹下擺放起桌椅,供茶商和游客歇腳休息,如果愿意付10元錢,就能喝一杯自家產的最好的茶。

    “茶葉是自己產的,泉水是家門口流的,都是純天然的東西!备謇锓N了幾年茶,胡明清的腦子也越來越活,還專門結合自家特色起名叫做“泉水茶座”。

    脫了貧,還要繼續鄉村振興。李子壩村的茶農們不僅關注茶葉的價格,還開始慢慢在意生態環境保護和茶葉品質的提升,殺蟲燈、粘蟲板這些“新武器”的加入,讓這里的茶葉告別了農藥。

    “產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有長遠眼光,生態好了,我們的茶園還能成為旅游景區!比稳A章說,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李子壩村不斷升級“低碳鄉村”和“美麗鄉村”工程,不僅在村里種上冬梅、玉蘭等景觀樹種,還定期舉辦農家樂服務評比活動。如今,村里已經發展起4家農家樂、2家民宿。

    以脫貧產業為帶動,在持續保障脫貧成果的同時,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李子壩村做出了有意義的嘗試。

    這是文縣發展茶葉產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文縣大力推動茶葉產業發展助農增收,引進和推廣的無性系茶葉品種龍井43、中茶108、中黃2號和中黃3號等4個,新建茶園4410畝,綜合管理幼齡茶園1.8萬畝,改造低產茶園6.4萬畝。

    截至目前,文縣茶園面積累計達到9.41萬畝。其中投產茶園6.8萬畝,年加工茶葉59.8萬公斤,實現產值2.39億元。

    茶葉產業的蓬勃發展,書寫著這里的美好生活。

    (責編:陳誠、焦隆)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