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新村: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群眾幸福感

2021年04月25日15:50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黃白相間的住宅樓整齊排列,垃圾桶等基礎設施合理放置;路邊的綜合便民超市滿足村民們的“米袋子”“菜籃子”需求;新改造完成的黨群服務中心配套設施完善……

據金昌市委宣傳部消息,近年來,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紅光新村的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提升。紅光新村是金昌市唯一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7年共搬遷安置永昌縣新城子鎮馬營溝村、毛家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4戶331人。

“我們村子小、人少,但環境整治難題卻不少!奔t光新村黨支部書記羅娜回憶:“剛搬來的時候,村民們把紙箱等一些雜物堆放在樓道或墻角。時間一長,樓道里、地下室、小房外都堆滿了雜物!

文明有序的生活,離不開整潔優美的環境。紅光新村借鑒“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全村劃分成公共區、辦公區、居民區、養殖區四個區域,探索出三級網格管理模式,網格長和網格員承擔起宣傳員、服務員、示范員職責,通過廣播站宣講、上門動員等方式,帶動村民積極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同時,村上的“巾幗風采”“夕陽紅”“美麗新村”等志愿者服務隊也積極參與村莊清潔行動,全村群眾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提起村子的變化,村民趙繼輝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說,告別“土房子”住到樓房上,大伙兒的思想觀念不斷轉變,F在,樓里樓外干凈了、車輛擺放整齊了、主干道路敞亮了,心情也跟著舒暢了。

為了長期做到“兩凈一亮”,紅光新村積極探索新方法。一方面督促村民做好自家屋內、屋外環境衛生;另一方面共管、共享公益性崗位人員,堅持將他們納入到網格員中,采取公共區域衛生“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方法,做好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日常保潔,并建立“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積分兌換制度和紅黑榜評比制度,約束、激勵群眾保持良好環境。

羅娜說:“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網格長和網格員作用,將網格化管理作為抓手,高質量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打造幸福宜居的紅光‘新’村!

(責編:陳誠、王彤)

推薦閱讀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