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人民日報看甘肅>>人民日報看甘肅

    照亮鄉村致富路(一線行走)

    宋朝軍
    2023年12月06日21: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照亮鄉村致富路(一線行走)

    扶持和引導鄉村產業帶頭人,要巧用善用,將其自身特長和本地需求充分結合,才能激活產業發展活力,匯聚鄉村振興合力

    窗外,新雪初降;屋內,近千只大紅燈籠井然排列。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宮燈產業園里,宋小霞在為村民進行紅燈籠制作工藝培訓:“灑金要厚薄有度,燙金要光澤明亮?!?/p>

    宋小霞是當地宮燈產業的帶頭人。說到“帶頭”,宋小霞回憶起5年前的一次會面。

    當時,莊浪縣水洛鎮仍有一個深度貧困村——吊溝村。時任鎮黨委書記的馬立強考慮培養鄉村產業帶頭人,發展新產業。面對吊溝村的實際情況,馬立強有點犯愁:村里的勞動力年齡結構偏大,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后,現有產業集中在農業上,該發展什么樣的新產業呢?帶著問題,他將目光投向剛從外地回鄉的宋小霞,她曾專門學過燈籠制作?!盁艋\制作門檻低,勞動強度小,用工量大,本地同類產業少,值得一試!”想到這里,馬立強立刻帶著政策登門拜訪。

    面對真誠的馬立強,宋小霞坦言顧慮:“我有信心,但現在燈籠制作產業‘做一年,賣一季’,周轉資金要求高,而且廠房、市場、交通都是問題?!?/p>

    看準產業,馬立強和同事們著手破題。沒廠房,就找一所閑置的校舍,用不到一周時間完成裝修、接通水電;沒銷路,就帶宋小霞到外地溝通市場;路淹了,就帶施工隊3天內搶修通車……三年間,吊溝村燈籠年銷量超百萬只,帶動幾百名周邊村民就業,紅燈籠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燈”,照亮了鄉村的致富路。

    不過,此時吊溝村燈籠產業的規模效益仍然有限,產業鏈、價值鏈有短板。根據燈籠制造環節和莊浪縣不同村子的情況,已任莊浪縣工業集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的馬立強帶著宋小霞在9個鄉鎮24個村設置了網點,在酒泉市瓜州縣等地設點建廠。在縣工業集中區,一座集合設計、生產、加工、電商銷售的宮燈產業園投入使用,燈籠年出貨量超過150萬只,銷售額超3000萬元,直接帶動1200多人就業。

    隨著產業越做越紅火,馬立強和宋小霞越來越有心得。扶持和引導鄉村產業帶頭人,要巧用善用,將其自身特長和本地需求充分結合,才能激活產業發展活力,匯聚鄉村振興合力。

    裝配車間里,宋小霞拿著一塊新印好的紅絨布。陽光灑落,紅絨布上“萬事如意”的灑金字樣格外耀眼?!拔矣行判?,把村里的紅燈籠扎得更漂亮!”她說。

    (作者為本報甘肅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6日 第 11 版)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
    (責編:焦隆、王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