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工業園區:創建優質營商環境 激發區域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永昌工業園區圍繞高質量發展核心目標,以招商引資為引擎、項目建設為支撐、優化服務為保障,在產業升級、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科技創新、安全環保等領域多點發力,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年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永昌工業園區全景。永昌縣委宣傳部供圖
上半年,該園區經濟運行呈現“高開穩走、質效雙升”的良好態勢。工業總產值預計達110億元,同比增長57.14%;生產總值28.8億元,同比增長4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1億元,同比增長40.6%,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高速增長,彰顯出強勁的發展韌性。截至目前,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6項,總投資304.2億元,落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億元,一批優質項目的落地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項目建設方面,全年謀劃的38個項目中,已有22項實現開復工,開復工率57.9%,完成年度計劃投資占比30.7%,其中新建項目25項、續建項目13項有序推進,重大前期項目儲備充足,為后續發展積蓄了強勁勢能。
該園區以“優服務、解難題”為核心,創新推行“一企一專員”服務機制,建立項目手續代辦進度臺賬,依托甘肅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現“線上跑”“并聯辦”。上半年,專員團隊為企業全程代辦事項50件,涵蓋項目備案及變更、文保手續等,不僅實現辦結率100%,更將平均辦理周期壓縮60%,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開展在建項目用工檢查40余次,組織勞動法律法規培訓及政策宣傳,推動在建企業實行工程建設領域五項制度。建立“企業點單、園區派單、部門接單”機制,為金川集團永昌銅業、貝達生物、郴金磊鑫等企業解決水、電、汽、用地等問題10余件,結合“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等活動精準匹配用工需求200余人,全面營造“親商、愛商、護商、惠商”濃厚氛圍。
該園區聚焦“謀創新、添驅動”,多措并舉助力園區企業轉型升級,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為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甘肅施可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攜手打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讓土壤改良、高效施肥等6項新技術快速落地,推動產學研融合走向縱深;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高校,共建循環農業產業研究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及國內首家奶綿羊產業研究院。其中,奶綿羊產業在分子育種、高效繁殖、疫病防控等核心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其養殖關鍵技術和管理模式已躍居行業領先地位。
同時,該園區主動為企業科技創新“搭臺鋪路”,扎實推進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申報工作,鼓勵企業自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大力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項目,助力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換上“智能芯”。
該園區持續完善硬件配套,筑牢發展“硬支撐”,助力在建工程跑出“加速度”。河西堡鎮獨立工礦區?;穼S玫缆饭F立交工程于4月提前竣工,惠及周邊50余家化工企業;河西堡鎮獨立工礦區綜合管架工程項目目前已完成基坑開挖273個、基礎鋼筋混凝土澆筑218個、短柱澆筑130個,鋼結構構件陸續進場安裝,項目建成后,園區將實現供水、供電、通信等管線集約化鋪設。
該園區嚴格落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部署,推動18家重大危險源企業全部接入智慧化管控平臺,34個危險源實現24小時在線監測。推動監管力量全面下沉,上半年累計開展企業安全檢查21家(次),整改隱患39項。聘請省級專家“把脈問診”,檢查企業32家(次),攻克重大隱患584項。實行“專家+執法”雙軌監管模式,對園區60余家(次)化工企業開展“穿透式”檢查,夜間異味巡查專班80余人(次)不間斷排查,發現問題當場整改、閉環銷號,以“零容忍”態度守護園區生態底色。
下一步,永昌工業園區將始終錨定主責主業,在項目建設上再加壓、招商引資上再發力、服務效能上再提升,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陳國超)
來源:永昌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