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特別關注

    端牢中國飯碗 共護大國糧倉

    2025年10月17日08: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10月16日,我們迎來第45個世界糧食日。

    糧安天下。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為“手拉手共倡多樣美食,聚合力同創美好未來”,這背后有對錯綜復雜國際形勢加劇全球糧食危機的憂慮,有對全球攜手共護糧食安全的期許。

    作為全球人口大國,中國始終將糧食安全置于治國理政的核心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p>

    “十四五”即將收官,“十五五”新程待啟。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積極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全鏈條“手拉手”守護好大國糧倉,中國將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共護糧豐民安

    “多虧有了及時、高效的烘干服務,還幫著售賣,要不然今年損失就大了?!痹谏綎|德州平原縣恩城鎮為農服務中心,恩城鎮梁莊村種糧大戶吳光遠一邊忙著卸玉米,一邊對記者說。

    正值秋糧收獲期,德州雨下得厲害。吳光遠今年種了400畝玉米,在政府幫助下抓緊搶收,選擇直接烘干售賣?!凹仁⌒挠址判??!眳枪膺h說,他已連續三天來送糧,每天都能賣出不少。

    配備1臺大型烘干設備和9個標準化糧倉,日烘干量可達千噸,能輻射周邊約5萬畝耕地的糧食處理需求……10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的恩城鎮為農服務中心,為當地農戶提供玉米收購烘干等服務,派上了大用場。

    在“中國優質稻米之鄉”黑龍江省五常市,新季稻米收獲正酣。

    “今年積溫很足,稻花香水稻灌漿飽滿,收成比去年好,我們正加班加點收獲?!泵駱烦r族鄉紅揚有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于殿紅告訴記者。

    秫熟稻香,是秋天的饋贈。對億萬農民而言,好收成更要賣好價,增收才是真豐收。

    于殿紅表示,以前農戶種糧收益低,新糧上市時缺乏議價權。如今187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以高于當地普通收購價收購社員水稻,還借助電商平臺打通銷路。合作社1.3萬畝水稻中,已有9000畝通過電商提前訂購。

    以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四良”融合,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守護農民種糧、賣糧全過程……“十四五”時期,億萬農民增產又增收。

    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

    在位于安徽的中央儲備糧阜陽直屬庫,技術人員通過向糧倉注入二氧化碳,在糧食周圍形成二氧化碳“泡泡屋”,這樣糧堆內部就創造出低氧環境,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繁殖,防治害蟲,減緩糧食呼吸代謝作用,實現糧食綠色保鮮。

    當前,我國正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以科技賦能糧食生產、儲存、加工全鏈條,推動“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

    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金秋時節,行走田間,“科技范”撲面而來。

    湖北潛江,飽滿的稻穗垂彎稻稈。智能收割機在北斗導航系統輔助下,循著預設路徑在稻田穿梭作業,割稻、脫粒、秸稈回收便捷順暢,精準又高效。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AI、物聯網、大數據……越來越多“黑科技”應用到農業領域。

    寒露節氣剛過,四川成都,兩輛卡車滿載剛收獲的稻谷,駛入中儲糧成都青白江倉儲有限責任公司。

    在檢測區,記者發現,扦檢機器人的手臂伸進稻谷,隨機扦取糧食樣品,隨后,樣品送入檢測糧食智能扦檢設備,一會兒工夫,樣品的水分、雜質、出糙率等指標就在屏幕上顯示。

    走進糧倉,記者看到倉內一個攝像頭不停旋轉,監控著倉內蟲害情況。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糧食儲存防蟲害主要靠人工,識別準確度不高。如今有了新開發的AI蟲情監測系統,減少人工依賴,識別結果更加精準。

    從一粒種子的培育,到一穗水稻的收割,再到一捧金黃稻谷的儲存……新技術讓糧食生產流通全鏈條提質增效,從而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推動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

    深耕“無形糧田”

    糧食增產殊為不易,離不開億萬農民的辛勤耕耘。在糧食流通各環節推動節糧減損,是對農民辛勤勞動的有效回報,也是耕好“無形良田”的必要舉措。

    近年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對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作出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制修訂小麥粉、大米、菜籽油等標準,引導企業提高糧食資源綜合利用效益……

    在糧食加工環節,不少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減少損耗。記者從中糧集團獲悉,企業采用自主研發的9%黃金碾磨技術加工大米,有效提高了糧食利用效益。

    我國糧食加工損失率降低至0.8%,糧食運輸損失率降低至0.8‰……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節約減損取得了顯著成效。

    晚飯時間,浙江杭州老字號餐飲店“知味觀”內人頭攢動。點餐前,服務員會對顧客進行菜量提示,避免客人因為不了解情況而造成點多浪費。小吃點心區、點餐窗口旁、桌子立牌上、紙質版菜單上都有關于不剩飯、不剩菜的提醒。

    杭州市廚藝協會會長徐迅介紹,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宣傳力度的加大,飯菜打包、點小份菜等就餐風尚已經深入人心,不少餐廳推出可重復利用的打包盒,進一步減少了浪費。餐飲行業也在積極組織行業培訓,提升食物品質、口味,努力從餐飲“源頭端”減少浪費。

    這是我國餐飲浪費得到有效遏制的一個縮影。當前,“光盤行動”漸入人心,“舌尖上的浪費”有所改觀,餐飲節約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新食尚”。

    從田間地頭,到大國糧倉,再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一粒粒糧食裝入中國飯碗,這里有國計民生,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守護天下糧安的大國擔當。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