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5周年——
音樂為媒,讓世界聽見中國
在北京西直門外,鄰近北展劇場的一條安靜小巷里,坐落著中國愛樂樂團的辦公地。說這里是“蝸居”并不夸張——空間不大,設施也已有些年頭。然而,當你走進略顯局促的樓道和排練廳,立刻會被滿墻的照片所震撼:樂團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柏林愛樂大廳、紐約林肯中心音樂廳等世界頂級音樂殿堂演出的輝煌瞬間;樂團的藝術家們與格納迪·羅日杰特文斯基、吉里·貝洛拉維克、普拉西多·多明戈、趙季平、郎朗等世界級音樂大師合作交流的場景。
今年是中國愛樂樂團成立25周年。這支創建于世紀之交的樂團,承載著“中國一流,亞洲前列,世界著名”的使命,不僅成為中國音樂藝術的標桿,更以音樂為橋,扮演著連接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文化使者角色。樂團黨委書記張晨曉將這25年的歷程,歸結為國家文化發展的必然與一代代卓越音樂人事業心的堅守。
以世界語言展現中國自信
“很多人問,你們一個中國的樂團,為什么經常演奏西方古典交響樂?在深入了解這個團的使命和定位后,我想說,當中國的樂團能夠用我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將世界經典演繹出最高水平時,本身就是一種高度的文化自信?!睆埑繒缘倪@番話,精準地概括了中國愛樂樂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獨特立足點。
交響樂經過數百年發展,已成為世界語言。但在中國愛樂樂團的實踐中,對這種語言的運用已超越簡單的“拿來”或模仿。張晨曉認為,樂團的發展,植根于中國文化?!爸袊幕v究在‘和合包容’中展現主體性和創新性,如同樂團百余位藝術家在指揮的精妙統籌下發出和諧之聲,音隨時轉,美美與共?!?/p>
這種文化底色,讓中國愛樂在演繹西方經典時,總能注入獨特的理解,在與國際同行的交流中也常常能碰撞出火花。近年來,多位國際指揮大師來到北京與樂團合作,都對團隊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年近80歲的奧地利指揮家古斯塔夫·庫恩今年來華再次指揮中國愛樂,同臺演奏理查·瓦格納的歌劇名曲,他多次由衷贊嘆樂團對瓦格納作品的精彩詮釋。
自建團以來,中國愛樂的足跡遍布世界主流音樂廳?!昂芏嗤鈬^眾和同行都很驚奇,中國的樂團居然能將他們文化中那些復雜深奧的曲目演繹得如此美妙動人。這種直接的藝術震撼,勝過千言萬語,贏得了他們的敬重?!睆埑繒哉f,通過音樂,樂團不僅展示了中國人的音樂才華,更傳遞了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的胸懷。
在“走出去”的同時,中國愛樂也致力于“請進來”,不僅邀約諸多國際名家參演樂團每年舉辦的音樂季,也在中國主辦的多邊音樂活動中加強交流。今年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中國愛樂擔綱開幕式和閉幕式的音樂會演出,陸續演奏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勃拉姆斯,以及當代中國青年作曲家的大部頭作品,以管弦樂這一通用語言展現中國文化包容多元的魅力。
用交響樂講述中國故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余隆和駐團作曲家鄒野與樂團成員一起,從策劃、編配到指揮、演奏,將《紅旗頌》《茉莉花》《北京喜訊到邊寨》《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充滿中國文化意蘊的經典演繹得鮮活可感,常演常新,深受海內外觀眾喜愛。
奏響民心相通的樂章
如果說演繹各類經典是磨礪樂團“內功”的途徑,那么在國家重大外交和文化活動中擔綱演奏,則是中國愛樂“內功外化”的重要場景。
今年7月,在西安舉辦的第二屆上合組織國家電視節上,中國愛樂承擔了一場特殊且極具挑戰的音樂會?!爱敃r的一項任務是為來自9個不同國家的代表們,演奏各自國家的一首樂曲,并將其融合成行云流水的完整作品?!睆埑繒蕴寡?,其中最難的并非演奏,而是前期的選曲和編創?!斑x哪首曲子,不能主觀臆斷,必須反復溝通,得到對方國家的認可。而很多曲目原本沒有管弦樂的曲譜,需要我們的作曲家和藝術總監與各方反復確定,并在極短時間內,將其編配成適合大樂團演奏的曲譜,這很考驗樂團的綜合能力?!?/p>
當晚的演出效果超出所有人的預期。當音樂會進行到某個國家的曲目時,該國代表們就激動地全體起立,歡呼鼓掌?!艾F場此起彼伏的掌聲也仿佛成了一部交響樂?!睆埑繒詣忧榈卣f,“音樂的奇妙就在于此,它超越語言,直接勾連起不同國家的人們對家鄉的情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這種‘直給’的力量,無須翻譯,直入人心。那一刻,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民心相通’?!?/p>
承擔類似的重要使命還有多次,不勝枚舉。今年國慶節前,樂團承擔了中國僑聯“親情中華·全球華僑華人音樂會”的演出任務,音樂會視頻通過網絡平臺播出,海內外瀏覽量過億?!拔覀兙木幣?,傾情演繹,既有《紅旗頌》《黃河大合唱》等中華音樂經典,也有《天鵝湖組曲》等世界名曲?!睆埑繒越榻B,《天鵝湖組曲》本身就是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等多國舞蹈風格的藝術“萬花筒”,這和中國倡導文明交流互鑒形成了呼應。
在不久前舉辦的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中國愛樂樂團用弦樂四重奏演奏國際名曲《愛的禮贊》和中國名曲《情深誼長》,為莊重的會議鋪墊了友好、祥和的氛圍。
數字化賦能樂團新發展
中國愛樂樂團前身可以追溯到1955年成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樂團。這支樂團自誕生之日起,就帶有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基因底色。
中國愛樂樂團將在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張晨曉介紹,樂團正在積極探索“數字音樂廳”的建設?!斑@應該成為音樂公共文化服務的一種常態?!彼M芙梃b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世界名團的經驗,將樂團的精彩演出通過數字化手段保存、傳播,成為可與世界分享的文化資產,未來借助8K等新視聽技術,讓場外觀眾也能如臨其境地欣賞到藝術家們鮮活生動的表演,把交響樂的普及向更廣闊的時空拓展。
不久后,樂團將遷入位于北京朝陽區三里屯的中國愛樂樂團音樂廳。這座由知名建筑師馬巖松設計、外觀如蓮如玉的中式建筑,毗連北京工人體育場,毗鄰各國外交使團駐地。張晨曉對此充滿期待:“新音樂廳的建成,將實現‘廳團一體’,為我們的事業發展打造全新的基座。它為我們以交響樂聯接內外、溝通世界擴大了空間,有望成為世界頂級樂團和藝術家來華交流的打卡地和首都文化新地標?!?/p>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