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夯實發展根基 激活內生動力

    蘭州市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加速推進,今年已完工214個項目

    2025年10月26日08:51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夯實發展根基 激活內生動力

    金秋時節,項目建設碩果累累。今年,蘭州市共謀劃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267個,目前,已完工214個。

    10月25日,記者從蘭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這267個項目中,縣區共謀劃示范帶項目219個,總計劃投資38156.8679萬元,已完工項目182個,完工率83%;部門支持示范帶項目48個,總計劃投資36199.56萬元,已完工項目32個,完工率67%。

    日前舉行的全市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工作推進會明確提出,蘭州市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持補短強弱,狠抓落地見效,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以“帶”的振興輻射帶動鄉村全域美麗蝶變。

    做好土特產文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八里鎮蜜桃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是七里河區的果蔬重要產區,得益于本地特有的溫差、水源和土壤條件,這里的水蜜桃色澤鮮艷、肉質細膩、鮮甜多汁、廣受好評,每年都供不應求,與百合一同成為了七里河區特色農產品中的金字招牌和市民餐桌上的果蔬珍品。

    品牌升級的底氣正是源于扎實的產業基礎。今年以來,由七里河區二十里鋪果菜種植合作社具體實施的“桃樹新品種基地建設項目”已結出碩果。充分利用當地海拔1621米、年均氣溫7.8℃、無霜期約200天等半干旱氣候特點,以及無污染的生態環境優勢,已完成32畝高標準果樹園建設,包括桃樹15畝、梨樹10畝,并配套建設2個日光溫室與2個占地7畝的大棚,成功打造果樹展示園。

    二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董振華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改良品種、推行標準化種植,大力發展鮮果采摘,并融合農文旅元素,全力優化‘春賞花、夏摘果’的特色品牌,以此帶動電商與鄉村旅游雙增收,為打造‘水磨石佛’鄉村振興示范帶貢獻核心力量?!?/p>

    榆中縣李家營村黨支部書記呂剛告訴記者,“借‘龕谷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契機,以前李家營村高原夏菜育苗靠天吃飯,現在運用智能化溫控與精準滴灌系統讓菜苗茁壯成長,訂單排到年底。村集體收入翻番,咱農民腰包也鼓了?!?/p>

    小康營鄉以黨建引領為產業注入硬核驅動力。浪街徐家峽大景區臨時黨支部以“黨建鏈”撬動“發展鏈”,統籌帶動示范帶村莊協同發展。該景區爭取2250萬元協作資金,新建182座智慧大棚,改造111座農業設施,“龕谷櫻桃”“龕谷圣女果”等品牌聲名鵲起。

    推進綠美鄉村

    改善鄉村風貌

    在永登縣柳樹鎮,為了更好地打造“滿城漁歌”鄉村振興示范帶,一場以全員動、全域清、全面凈為目標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正在有序推進。此次整治行動中,柳樹鎮各村“兩委”班子包聯村組,聯動企業力量,動員網格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及黨員志愿者等600余人,對私搭亂建、衛生死角等進行全面清理,推動人居環境從短期整治向長效管護轉變。

    在什川鎮萬畝梨園,游客們穿行于百年古梨樹間,體驗著“春賞花、夏乘蔭、秋摘果、冬賞雪”的生態旅游新模式。皋蘭縣依托什川鎮萬畝梨園打造“梨韻水鄉”鄉村振興示范帶,通過“賞花+采摘+民俗表演”鏈條式體驗,帶動周邊農家樂、民宿集群發展。并積極開發特色旅游項目,如梨花節、農民豐收藝術節、民俗文化體驗等,以“一村一品”特色為抓手,深度挖掘鄉村生態資源與文化底蘊,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度假。

    同時,什川鎮在黃河沿岸發展蘋果、梨、桃等經濟林果,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中,蘭州市通過扎實推進農村廁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縱深推進“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實現了鄉村干凈整潔、漂漂亮亮,同時,凝聚起了全民共治共享的共建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構建鄉村產業體系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在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中,蘭州市著力構建“2547”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布局,統籌推進25條產業帶、4大產業集群、7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持續壯大“牛羊菜果薯藥糧種”八大產業和“百玫瓜桃魚梨面”七個地方特色產業,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產業發展。

    目前,永登縣的“滿城漁村”文旅項目、皋蘭魟魚繁育、蘭州金魚文化名片等已成為獨具特色的城市休閑漁業品牌,像永登縣龍泉寺鎮水槽溝村的漁業養殖區集河蟹養殖、羅氏沼蝦、觀賞魚、虹鱒魚養殖、苗種繁育、品種示范、休閑觀光于一體,開展休閑漁業綜合養殖,有力地促進了產業融合,帶動了農民增收。

    永登縣樹屏鎮累計投入資金3.9億元,加快推動水墨丹霞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以文旅融合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農文旅一體融合,為發展蓄勢賦能。其中杏花村依托水墨丹霞景區優勢和村內的通海寺旅游資源,精心規劃主題游覽線路,串聯起杏花村農耕文化園、民宿驛站,東溝千畝桃林、龍王池國學研學基地等特色景點,構建起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產業格局。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顯著帶動了村集體增收,還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返鄉創業,更好地服務景區游客,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徑。(記者 張萬宏)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