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富民興隴使命 奏響文旅發展強音
守護母親河 甘肅文旅盡顯上游擔當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2022年全國兩會精神伴隨浩蕩春風傳遍隴原大地。甘肅省文旅廳聯合人民網甘肅頻道推出“交響絲路·如意甘肅”文旅形象及品牌活動線上專題展示,全面展現全省文旅系統將殷殷重托化為實干擔當,熱情講好甘肅故事、大力宣傳推介甘肅的生動實踐和孜孜探索;激勵隴原兒女更加自信地宣傳甘肅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引導社會各界人士持續關心關注、支持幫助甘肅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合力打造文化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甘肅省文旅廳搶抓甘肅作為這一國家戰略首倡地的機遇,恪盡文化旅游專責組組長單位職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強化上游意識,盡顯上游擔當,著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用情有力呈現甘肅黃河干支流、左右岸的文化美、風景美、生活美,生動詮釋“黃河之濱也很美”。
甘肅省文旅廳召開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2022年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甘肅省文旅廳供圖
立足甘肅優勢找定位
黃河在甘肅境內兩進兩出,干流總長度913公里,總流域面積達14.59萬平方公里,分布9個市州,區域內文化積淀深厚,既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又是黃河上游多民族文化的集聚地、絲綢之路的“黃金帶”,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和東西文明交流互鑒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肅省文旅廳深入挖掘甘肅黃河文化蘊含的人文、生態和經濟價值,積極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規劃綱要》,編制出臺了《甘肅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明確提出打造黃河文化“五個高地”:黃河上游文明發祥保護展示高地、中華民族共同體構建示范高地、黃河文化交流互鑒創新示范高地、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承弘揚高地、西部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高地;著力構建“一心、一帶、四區”空間布局:“一心”即以蘭州“黃河文化之都”為核心,“一帶”即甘南、臨夏、蘭州、白銀四市州境內黃河干流所串聯的甘肅黃河文化創新發展帶,“四區”分別為渭河文化片區、洮河文化片區、涇河文化片區和河西文化片區。該《規劃》已印發實施,統籌指導全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
文旅部調研組實地調研甘肅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甘肅省文旅廳供圖
文化和旅游部大數據重點實驗室落戶蘭州大學。甘肅省文旅廳供圖
突出文旅特色快作為
甘肅省文旅廳協同相關市州和部門,聞令而動、主動作為、創新實干,推動甘肅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打開新局面。
黃河文化保護上水平。2021年“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甘肅省入選2處,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甘肅省入選15項,文旅部大數據重點實驗室落戶甘肅蘭州大學。協調成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推動實施黃河流域文物保護修繕及數字化保護展示、遺址公園、簡牘博物館、絲綢之路非遺產博覽中心建設等項目90多個,打造了一批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展示新地標。
黃河文旅產業提品質。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等國家5A級景區的建設和運營持續提質增效。甘南“天下黃河第一彎”、蘭州黃河風情線等標志性線路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省沿黃6個村和3個鄉鎮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重點鎮(鄉),4條主題旅游線路入選全國百條精品旅游線路,2條線路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3條紅色旅游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甘肅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全面加快。
黃河文化故事鑄品牌。甘肅省文旅廳組織創排《八步沙》《大禹治水》等舞臺藝術,全省黃河文化題材藝術創作勇攀高峰喜結碩果。聯動沿黃省區開展“環西部火車游”,聯動鄂蘇浙開通“絲綢之路快線”,跨省推廣營銷,有力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成功舉辦“一會一節”、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敦煌活動年等節會,促進了黃河文化的國際國內交流。
堅持力爭上游向未來
新的一年,甘肅省文旅廳將按照國家和甘肅省有關部署,進一步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推動甘肅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力爭上游、再結碩果。
瑪曲“天下黃河第一彎”。甘肅省文旅廳供圖
打造甘肅黃河文化地標。深度參與“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持續加強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及非遺傳承,突出大地灣黃河文化制高點、馬家窯黃河彩陶文化巔峰、炳靈寺世界文化遺產旅游區、蘭州“黃河之都”、瑪曲“天下黃河第一彎”、永靖“黃河旅游名縣”等黃河文化地標建設,著力構建甘肅黃河文化標識體系。
建設甘肅黃河文化旅游帶。突出黃河背景、黃河特色,與“一心一帶四區”布局相銜接,加快建設“黃河文化之都”和甘南—臨夏—蘭州—白銀黃金水道風景線;與鄉村振興相促進,沿黃打造富有甘肅黃河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縣和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與紅色旅游相融合,推出長征特色村鎮和“重走長征路”主題旅游線路,開行紅色旅游專列;與青海、四川毗鄰地區聯動,共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與黃河文化相關企業、項目、品牌、園區建設相協調,大力培育文化創意設計、影視動漫等新型業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話劇《八步沙》。甘肅省文旅廳供圖
講好甘肅黃河文化故事。實施黃河文化共享工程,編輯《甘肅省黃河文化資源名錄》,拍攝黃河文化宣傳片、黃河流域非遺紀錄片,舉辦黃河大合唱群眾文藝匯演、“百名畫家黃河上游行”等活動,推動黃河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厚植甘肅黃河文化群眾基礎。實施黃河藝術攀登高峰工程,圍繞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突出黃河文化題材,創排《黃河之水天上來》,打磨提升話劇《八步沙》、舞劇《彩虹之路》、兒童劇《大豆謠》等劇目,創新復排《玄奘之路》等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打造反映黃河上游文化特色的文藝作品。實施黃河文化走出去工程,高質量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伏羲大典等節會,策劃以“黃河文化”“一帶一路”為代表的甘肅文藝精品“走出去”活動,線上線下促進黃河文化國際國內交流。
春風浩蕩,甘肅文旅人正以推動“黃河文化興起來、黃河文藝火起來、黃河文物活起來、黃河產業強起來”的具體行動,矢志踐行“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的歷史使命。(吳永斌)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