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2022年專題>>新思路·新氣象

    【喜迎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新思路·新氣象”

    專訪甘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楊武

    2022年05月13日09:15 | 來源:人民網-甘肅頻道
    小字號

    記者:過去幾年甘南州取得了怎樣的發展成就?收獲了怎樣的成效?

    楊武: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有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總人口75.34萬,其中藏族人口占56.8%。甘南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寶庫,是綠色有機產品和黃金礦產的富集區域。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州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創造性開展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創建、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等,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色、甘南特點的發展之路。

    一是農村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甘南州是全國“三區三州”和全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我們把脫貧攻堅做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敢死拼命、盡銳出戰,全州提前一年實現整體脫貧目標,3.9萬戶17.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30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涌現出了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為代表的一批模范典型。我們實現了甘南4.5萬平方公里全域旅游無垃圾的目標;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1903個,覆蓋了全州64%的自然村,全州16個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等稱號,農牧村的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生態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們認真貫徹“黃河戰略”“長江戰略”,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修復治理,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推進草畜平衡,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24.57%,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97%,“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成效明顯,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居全省首位,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我們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全力建設“五無甘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解決,甘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三是基礎條件實現整體性改善。我們爭取實施了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惠民生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蘭合鐵路全線開工,西成鐵路加快建設,王夏高速建成通車,卓合高速加快推進,內暢外聯的交通體系逐步形成,公路總里程由“十二五”末的7705公里增加到8548公里。引洮入潭、引洮濟合等水利工程竣工投運,保障了兩縣市城區居民的安全用水。市政基礎設施明顯改善,96個市政項目建成投用,5.4萬套棚戶區、9157套老舊小區完成改造,城鎮公共服務和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招商引資近百億元,實施了227個項目,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四是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我們積極培育壯大“牛羊豬雞果菜菌藥”八大特色產業,科學調整畜種畜群結構,牲畜總增、出欄、商品三率分別達到31%、45%、42%,藏中藥材、高原夏菜、食用菌走俏國內外市場,促進華羚、燎原、雪頓、百草等龍頭企業擴能升級,甘南牦牛、甘南藏羊等21個品牌入選“甘味”目錄,“中國牦牛乳都”品牌享譽全國。啟動實施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打造了17個文化旅游標桿村和103個全域旅游專業村,建成了3000多家精品民宿和星級農家樂,卓尼博峪、碌曲尕秀等5個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州A級以上景區達到35個,旅游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突破2000萬人次和100億元大關,世界旅游聯盟100個“旅游減貧案例”中甘南獨占3席,榮獲“紅珊瑚”獎等多項稱號。

    五是基本民生得到普惠性保障。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過去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2.5萬人,輸轉勞動力61萬人,勞務創收111億元。全力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避險搬遷工作,去年以來,舟曲縣850戶3495名群眾有序搬遷到蘭州新區,搬進新家。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等重點工程深入實施,蘭州新區甘南實驗中學建設進展順利,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目標。全州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醫療、養老參保率分別達到97%、95%,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六是社會治理取得創新性成效。縱深推進平安甘南、法治甘南建設,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階段性成果,深入實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全面構建“8+1”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社會大局持續保持和諧穩定。甘南州和八縣市都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和示范縣市,全州呈現出政治安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生態向好的良好局面。

    記者: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個重點工作,甘南州準備怎么做?

    楊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任務。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抓好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抓動態監測。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著力補齊工作短板,促進脫貧人口收入穩定增長,健全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做到發現一戶、幫扶一戶、動態清零一戶,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一底線。

    二是抓產業扶持。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聚焦“牛羊豬雞果蔬菌藥”八大產業,把中央和省上銜接推進鄉村振興55%以上的補助資金和東西協作幫扶資金的50%以上用于產業發展,實施好“富民貸”政策,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不斷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促進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三是抓穩崗就業。強化就業服務信息對接,持續加大勞務輸轉,落實好勞務獎補政策,深化跨區域勞務協作,實施好“雨露計劃”,開發更多公益性崗位,鼓勵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多舉措多渠道促進脫貧人口實現穩崗就業,增加群眾收入。

    四是抓鄉村振興。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案編制和實施,繼續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力爭“十四五”末實現自然村全覆蓋。持續加大農村水電路、通訊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打造生態宜居、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

    五是抓重點幫扶。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機制,加強同天津以及中海油等發達地區和中央定點單位的溝通對接,持續發揮戰略性幫扶機制的作用,有力助推甘南州鄉村振興全面實施;我們還要持續關注和加強對全州易地搬遷群眾的后續扶持,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住、有就業、能發展。

    記者: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全局出發,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新要求,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甘南州將如何搶抓機遇?

    楊武:黨中央、國務院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歷史趨勢,作出了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也制定出臺了實施意見。我們要搶抓機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努力縮小發展差距。全國十個藏族自治州全部集中在西部,甘南是其中之一。通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甘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省內其他市州相比,特別是與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比較差距十分明顯。我們要搶抓西部開發形成新格局的重大機遇,加大政策爭取,激發內生動力活力,在國家和省上項目資金扶持的同時,要全面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全面實施生態修復。我們要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與修復等一批生態保護建設重點工程,推進人居環境、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加快推進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著力提升開放水平。甘南目前還沒有通鐵路,除合作市的七個縣還沒有通高速,社會整體發展環境依然相對封閉,與東中部地區經濟聯系不多,對外開放的互動性、協同性不高,開放開發程度低。我們要搶抓這一重大機遇,通過基礎交通大突破實現社會發展、交往交融的新跨越。

    四是加快推進創新發展。甘南企業較少,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產方式比較粗放,傳統產業占比偏高,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這種粗放型、外延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已不可持續,必須向集約化、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們要搶抓這個重大機遇,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步伐,推進裝備升級和生產線提升改造,在產業發展和產品開發中賦予更多的科技含量,圍繞畜產品生產加工、旅游產業發展等,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的實際應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優勢。

    五是持續改善基本民生。當前,甘南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我們要搶抓這個重大機遇,進一步改善城鄉基礎設施條件,提高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全力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團結奮斗和共同發展。

    記者:甘肅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實施“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行動,統籌經濟與生態,統籌城市與鄉村,統籌安全與發展,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贏得先機主動,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爭先進位。甘南州將如何落實“四強”行動?

    楊武:結合甘南實際,在落實“四強行動”方面,我們要抓好四件事。

    一是抓產業促增收。一方面我們要依托“中國牦牛乳都”品牌優勢,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努力,把甘南打造成以甘南牦牛肉、牦牛乳為代表的青藏高原綠色有機高端畜產品生產、研發、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形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切實增加農牧民群眾收入;深入推進旅游業提質增效和配套服務提升工程,加快扎尕那等重點景區5A級創建步伐,全面打響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光伏發電等新型能源產業開發,推進金礦企業復產復工,積極做好企業升規入庫工作,形成有效產能和工業增量,不斷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二是抓科技促創新。持續增加投入,加快構建各類創新平臺,支持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催生一批高質量科研成果。加大科研機構合作,支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進行聯合科研攻關,在甘南牦牛產業高端化發展、野生食用菌馴化、中藏醫藥深度研發、特色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是抓示范促帶動。甘南州府所在地合作市2021年GDP占全州GDP的26.7%,我們要結合省上“強省會”行動,增強核心主導功能和輻射帶動能級,重點推進城市更新,實施“南擴、北提、東進、西升”城市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抓好市域經濟、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市域治理等重點工作,發揮好州府合作市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是抓縣域促發展。甘南州縣域發展基礎薄弱,各縣發展不平衡、差異明顯,城鎮化水平低。一要因地制宜、錯位發展,建設各具特色的生態大縣、農牧強縣、工業富縣、文旅名縣。二要突出抓好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產業經濟集群化、規;l展。三要加快縣城建設,推動城鄉融合、產城融合、資源互補,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今年是“十四五”時期蓄勢發力的關鍵一年,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即將召開,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在這樣一個關鍵年份以及未來幾年間,甘南州發展建設有什么新思路、新舉措?

    楊武:我們將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戰略”等重大機遇,努力打造“五無甘南”,著力創建“十有家園”,加快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一是在生態保護中實現經濟發展的新突破。當前,甘南的生態保護已經成為甘南人民的一種信仰,甘南的生態地位特殊而重要,但是如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統一,如何實現資源的保護和有效利用,實現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必須突破的重大問題。下一步,我們要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實施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治理,全力打造“五無甘南”、創建“十有家園”,加快推進光伏電站、風能利用等新型能源產業開發,開展碳匯交易試點,建立生態補償共享發展機制,逐步實現生態效益、資源效益向經濟效益、發展效益的轉變。

    二是在基礎建設中實現開放交流的新突破。甘南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處,理應成為涉藏地區實現現代化的跳板和窗口,但由于重大基礎建設相對滯后,嚴重阻礙了區域間的交流交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把重點交通項目建設作為基礎建設的突破口,加快推進交通路網的聯通和暢通,特別是要做好蘭州至成都鐵路、西寧至成都鐵路建設,謀劃推進“一縱兩橫三聯”高速公路網、“九縱六橫九聯”國省干線網、“三縱三橫”旅游公路網的建設,通過一系列的重大戰略性基礎項目,破解甘南發展的關鍵性制約,為甘南建設青藏高原綠色現代化現行示范區疏通經脈、暢通動脈。

    三是在產業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的新突破。甘南地域遼闊、資源富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我們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圍繞甘南畜牧業和旅游業兩大首位產業,主動融入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互促帶動的新格局,以大數據和互聯網、物聯網發展為支撐,全面培育市場主體、挖掘市場潛能、發揮杠桿效應,加快推動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人民群眾共同富裕。畜牧產業方面,重點圍繞甘南牦牛、藏羊,抓布局、強科技、延鏈條、打市場。旅游產業方面,重點圍繞拉卜楞寺、扎尕那、冶力關、甘加秘境等重點景區,做好強基礎、優服務、樹文化、促營銷等,努力打造甘南九色香巴拉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四是在民生改善中實現全面發展的新突破。甘南已經同全省全國一道進入了全面小康,但是作為少數民族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甘南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就業等方面還有很多的短板弱項。下一步,我們繼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始終秉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理念,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堅持把民生改善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來謀劃和推進,規劃實施一批打基礎、利長遠、促發展的重大民生項目,著重抓好地質災害治理和避險搬遷、臨潭中部片區供水、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城市基礎配套建設等重點工作,以“繡花”精神推進民生實事落地落實,持續織牢織密民生保障網絡,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斷繪就民生改善、均衡發展、人民幸福的美好畫卷。

    五是在民族團結中實現長期繁榮的新突破。甘南是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深入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鞏固發展民族團結示范州創建成果,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模式,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實現甘南各民族團結發展,社會長期保持和諧穩定。

    六是在實干奮進中實現后發趕超的新突破。在新的趕考路上,甘南如何交出讓人民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合格答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時代課題。今天的甘南機遇與挑戰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甘南75萬各族兒女,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工作爭創一流”的甘南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實干奮進,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南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相關新聞:

    蘭州市:先發力帶好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專訪蘭州市委常委、蘭州新區黨工委書記楊建忠

    蘭州新區:勇立潮頭擔使命,砥礪奮進開新局

    張掖市:新作為彰顯新氣象,新舉措推動新發展

    專訪張掖市委書記盧小亨

    定西市:以奮進之姿譜寫高質量發展華章

    專訪定西市委書記戴超

    臨夏州:干在實處謀新篇

    慶陽市:奮楫篤行繪“豐景”

    專訪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

    金昌市:跑出轉型“加速度” 奏響發展“最強音”

    專訪金昌市委書記王鈞

    天水市:唱響新時代奮斗者之歌

    專訪天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國先

    隴南市:勇擔新使命 闊步新征程

    專訪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

    甘南州:爭做高質量發展的答卷人

    專訪嘉峪關市委書記雷思維

    嘉峪關市: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建設西部明星城

    酒泉市: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

    白銀市:向“新”而行,高質量發展謀新局

    武威市:實干為民謀發展,綠色“雙贏”譜新篇

    平涼市:砥礪前行譜新篇,融合發展走新路

    (責編:周婉婷、焦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