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技能培訓“接地氣” 創業扶持有溫度
近年來,肅南縣立足多民族聚居區特點,將民族文化傳承與就業創業工作深度融合,通過“接地氣”的技能培訓、有溫度的創業扶持、顯特色的產業聯動等舉措,積極探索就業增收新路徑。
特色培訓點亮技能燈
“現在靠手藝每月能掙3000多塊,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泵C南縣大河鄉裕固族婦女安曉娟手持繡花針,在繡繃上勾勒出傳統的“鹿回頭”紋樣。她口中的“手藝”,正是肅南縣重點培育的民族刺繡技能。
肅南縣人社局聯合文旅部門推出“民族刺繡技能提升計劃”,邀請省級非遺傳承人擔任講師,開設“訂單式”培訓班,開展了48期培訓,培養“繡娘”1997人。
“培訓不僅教授平針繡、盤金繡等傳統技法,還融入現代設計理念,開發出服飾、家居裝飾等20余種文創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遠銷省內外?!泵C南縣人社局工作人員表示,如今,“裕固繡娘”已從家庭副業走向產業化發展,帶動231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農村婦女實現靈活就業,人均年增收超2萬元。
與此同時,結合牧區生產生活需求,肅南縣同步開展民族特色餐飲、生態養殖等技能培訓,形成“刺繡+餐飲+養殖”的特色培訓矩陣。近三年,累計有132名高校畢業生通過此類培訓進入本地文旅企業、合作社就業。特色技能培訓成為當地群眾打開就業大門的“金鑰匙”。
孵化基地培育新動能
90后裕固族青年妥正濤的民族服飾工作室里,5名高校畢業生正忙著趕制一批銷往青海的訂單?!罢峁┑?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讓我的工作室從家庭作坊升級成了小微企業,訂單也越來越多……”妥正濤說。
在肅南,像妥正濤這樣的創業者還有100余人,他們都受益于該縣推出的“全鏈條創業孵化模式”。
為破解群眾創業融資難、起步難問題,肅南縣構建“創業培訓+貸款扶持+專家指導”服務體系,將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至個人30萬元、企業300萬元,近三年累計發放貸款3584.8萬元,重點支持民族刺繡、牧家樂、手工藝品加工等特色項目。同時,建成省、市、縣級創業孵化基地各1個,為創業者提供免費場地、政策咨詢等“一站式”服務,3家基地已吸納25名大學生就業,培育出“裕固牧哥”生態牛羊肉、“祁連繡韻”等12個本土創業品牌。
在創業政策激勵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帶著技能回鄉,2024年,肅南籍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率同比提升15%?;氐郊亦l后,他們將電商直播與民族文化結合,通過“直播間+非遺工坊”模式,讓裕固族民歌、傳統服飾等文化元素成為帶貨“流量密碼”,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
政企協同拓寬就業路
走進甘肅祁連山生物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藏族青年安玉龍正在操作菌菇培育設備?!巴ㄟ^縣人社局的‘政企聯動’計劃,我入職半年就成了技術骨干,月薪4500元還繳‘五險一金’?!卑灿颀堈f。
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因吸納12名少數民族員工,不僅享受了社保補貼,還獲得了貸款貼息傾斜,實現了“用工穩”與“發展快”的雙贏。
肅南縣成立就業服務專班,對95家縣內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包聯,引導企業開發適合少數民族群眾的就業崗位,推動多家企業定向招錄199名本地員工,涉及礦產品加工、生態旅游等領域,人均月收入達4000元以上。
同時,肅南縣依托“河西學院實訓基地”“培黎職業學院協作單位”等平臺,每年定向輸送50名高校畢業生參與民族文化保護、生態旅游開發等項目。近三年,通過異地推介向外輸送29名畢業生到新疆、青海等鄰近民族地區就業,形成“縣內穩崗、省外拓展”的就業格局。(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永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