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華亭:智能興工 特色富農

2025年08月14日13:48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盛夏的關山腳下,華亭市處處涌動著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從機器轟鳴的項目建設工地到高速運轉的工業園區生產線,從物產豐饒的田間地頭到干勁十足的干部群眾,一幅幅奮進圖景正在這座隴東小城生動鋪展。

“智綠協同”促轉型

在隴東大地深處,華亭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正書寫著“黑煤”向“綠金”躍遷的改革篇章。

隨著礦區智能化綜采設備在千米井下精準運轉,黑色煤流順著傳送帶涌向地面,在洗煤廠完成“去雜提純”,最終以清潔燃料或化工原料的形態,踏上通往現代產業的新征程。

走進硯北煤礦智能調度中心,巨大的電子屏上跳動著數百個數據流?!澳愫?,250350工作面嗎?現在生產情況如何?”調度員楊鴻波通過綜合自動化管控平臺,輕松實現在線監測、遠程控制。

“采煤機記憶截割率63%,液壓支架自動跟機率77%,單班最高日產由1.2萬噸增至2.4萬噸,快速掘進作業實現了日進尺由5.7米到12.6米的突破?!背幈泵旱V智能化建設辦公室專干潘勛位說。

投資5.56億元的華煤集團千萬噸智能化選煤廠,堪稱這場變革的“核心處理器”。黑乎乎的煤炭經過集中洗選、深度提質,達到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有效提升煤炭品質和價值。項目專班組長張保寧指著即將試運轉的生產線說:“這不僅是洗選工藝的升級,更是黑色能源的綠色重生?!?/p>

華亭北、馬峽風電二期5萬千瓦項目與獨立儲能電站組成新能源矩陣。綠色建材產業園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全面完成,陶瓷綜合加工、紙面石膏板綜合利用、干粉砂漿與保溫發泡顆粒加工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200萬噸煤矸石分離改性等更多“智綠協奏”項目加速推進,6戶裝備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976萬元……

今年以來,華亭市縱深推進強工業行動,一項項“綠”“智”轉型成效在實踐中不斷涌現,重塑著產業發展新優勢,構建著發展新格局。

特色產業奔富路

夏日晨光中,華亭市硯峽鄉曹家溝村的山野間300多個蜂箱整齊列陣,上演著一場“甜蜜事業”的轉型記——傳統的養蜂場升級為集加工、生產、展銷于一體的“甜蜜綜合體”。

在策底鎮紅旗川,191座嶄新的拱形鋼架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配備現代化設施的蔬菜基地,正書寫著“菜籃子”經濟的新篇章。水電路網的全面升級,讓傳統農業插上了集約化發展的翅膀。

“別看它小,可是增收致富的寶!”在硯峽鄉慧源麝業,負責人趙建剛指著圈舍里的林麝笑道。這些溫順的小動物,產出的麝香堪比黃金。如今,華亭市已建成以硯峽鄉為核心的林麝產業孵化園,18個養殖場如珍珠般散落在5個鄉鎮。

產業振興的畫卷在華亭大地徐徐展開:牛群在改造一新的圈舍里悠閑反芻;9萬畝核桃林隨風搖曳;3.8萬畝蔬菜基地綠意盎然;即將開工的綠野牧歌現代農業產業園,更將為這幅畫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林下雞的歡鳴到紅牛的哞叫,從中蜂的忙碌到藥材的芬芳,一個個特色產業猶如跳動的音符,共同譜寫著鄉村振興的華美樂章。

“城美村興”融新景

站在雷神山巔遠眺華亭大地,清晰的交通路網如銀線穿梭,樓宇建筑似春筍破土,健康步道如絲帶蜿蜒。這座活力之城正以68.5%的城鎮化率,書寫著新型城鎮化的生動注腳。

濱河北路施工現場,地下管網已織就“城市神經”,工人們正在進行健康步道鋪設和綠化帶種植等工作;東升商貿步行街上,老墻面褪去斑駁舊裳,新鋪的青灰地磚映著晨光……今年,全市29個城市更新項目完成投資3.6億元,西關片區棚戶區改造、“三供一排”老化管道更新等項目讓這座全國縣級城市體檢試點城市愈顯年輕。

鄉村振興奮筆揮毫處,處處可見“詩與遠方”。什民村的溪流唱著清涼小調,鄧家塬的星空帳篷綴滿銀河,朱家坡的蔬菜大棚里,嫩綠的菜苗正書寫“土特產”的致富經。

朱家坡村,這個“讓城里人羨慕”的村莊,用合作社的金鑰匙打開了共同富裕之門——2024年,朱家坡村集體經濟收入47.8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1萬元,47.85萬元集體收入與2.1萬元人均收入。今年,還被評為全國文明鄉村。

如今的華亭,綠意盎然的城市肌體與星羅棋布的美麗鄉村,正以“各自有奔頭”的自信,共同拓展著高質量發展的壯闊天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