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挖掘資源稟賦 鋪就致富之路

?——東鄉縣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

2025年08月22日09:30 | 來源:甘肅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挖掘資源稟賦 鋪就致富之路

在東鄉縣布楞溝村,游客跟隨講解員參觀村史館,感受這個小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唐汪鎮,游客住在杏林中的民宿里,在杏子豐收的季節親手采摘,深度體驗民俗文化、品嘗特色美食……

近日,記者跟隨省民委、中國民族報社組織的采訪團走進東鄉縣,深入了解東鄉縣深度挖掘自身特色,在各項產業蓬勃發展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東鄉縣唐汪鎮有500多年的杏樹栽培歷史,是有名的“桃杏之鄉”。

盛夏時節,唐汪鎮的杏子迎來豐收,驅車前往唐汪鎮的道路兩邊遍布售賣杏子的小攤。在種植戶汪生成家的果樹下,他捧著新鮮采摘的杏子邀請游客品嘗。

54歲的汪生成從小幫家里打理果園,在他看來,這些年杏子產業的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0多年前,我們賣杏子要拉著板車到鎮中心,也賣不上好價錢,許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蓖羯筛嬖V記者,這些年,鎮上為種植戶開展技術指導,幫助種植戶找市場、找銷路,唐汪杏子的名號逐漸打響,價格也趨向穩定?!敖衲曩u杏子掙了7萬多元,比以前在外打工的收入多多了!”汪生成高興地說。

“我們積極探索杏產品深加工的產業發展新路子,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形成集杏子篩選加工、休閑采摘、電商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切實推動村集體經濟強起來、農民群眾腰包鼓起來?!碧仆翩傸h委書記丁福山介紹說,目前,唐汪鎮共有杏樹種植、樹苗栽培合作社9家,杏子銷售、加工合作社3家,杏樹種植戶2800余戶,杏樹種植面積達1萬畝。2024年,唐汪鎮杏子產量達4000余噸,產值4000萬元,戶均增收1.4萬元。

杏子品質好,還要把名號打響,才能賣得更好。每年4月和7月,唐汪鎮舉辦杏花旅游節和杏子采摘節,在此期間開展助農直播帶貨、“杏韻書香”讀書分享會、“唐汪杏花村杯”籃球邀請賽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前去體驗。

游客不斷增多,也讓汪生成嗅到了新商機。今年7月,汪生成用這些年賣杏子的積蓄開了一家農家樂,開業時正值杏子成熟,農家樂迎來一批批客人。開業半個多月時間,農家樂的收入已經達到1萬多元。

眼下,汪生成正在學習直播帶貨和電商運營,希望明年能有更好的收入。

在唐汪鎮馬巷村,一座座小木屋坐落在杏林之中,造型別致優雅。

這是由東鄉縣東美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唐蕃云舍·紅塔杏苑民宿,由16棟獨棟木屋與2棟四合院組成,房型包括親子閣樓、星空屋等,全景落地窗、地暖、智能衛浴等設施一應俱全,推窗即可見杏林花海和銀河星空。

“民宿從今年3月試營業,目前已經接待了8.5萬余人。暑假以來,每天的營業額穩定在1萬元以上?!睎|鄉縣東美公司總經理馬帆介紹說,除了住宿餐飲,民宿還提供露營、杏子采摘、體驗東鄉搟氈等特色服務,讓游客既能徜徉杏林,又可以近距離了解民族文化。

開辦民宿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馬帆告訴記者,目前民宿共有32名各族員工,都來自周邊鄉鎮。

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對于促進民族地區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具有重大意義。唐汪鎮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和美鄉村建設緊密結合,依托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民宿等產業,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電商運營等措施,支持各族群眾發展特色產業,通過促進文旅產業融合增收致富。

從布楞溝村村史館往山下走,經過一處干凈整潔的院落,院門口擺著冷飲攤。走進家門,院子里開滿鮮花,房間的墻上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這些都是馬哈比布一家這些年來引以為傲的成績。

“年輕的時候家鄉就業機會少,一直在外地打工,蹬過三輪車、開過出租車、賣過牛羊肉。后來聽同鄉說村子里修了路、建了養殖合作社,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2016年我就回來了?!狈掂l之后,馬哈比布種過莊稼,現在東鄉的養殖業蓬勃發展,他便積極學習養殖技術,計劃自己開一家養殖場。

隨著政策扶持、基礎設施等方面的不斷完善,像馬哈比布這樣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

2015年,有著養殖經驗的馬大五德回到東鄉,開辦了布楞溝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十年過去,合作社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羊出欄量達到8000只到1萬只。

“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在馬大五德的帶動下,附近的鄉親們踴躍加入,有的在合作社入股,有的在合作社里務工。目前,合作社有5名固定工人,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余元。

在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產業發展是關鍵。東鄉縣立足資源稟賦,打出了一系列產業發展“組合拳”:制定獎補政策,“東鄉貢羊”品牌價值突破63億元,帶動4.2萬戶群眾增收;培育“河州味道”品牌,5650家東鄉餐飲店年產值達15億元;發展香菇、藥材種植,年電商銷售額1.4億元,60座溫室大棚年產值超百萬元。

錨定奮力打造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目標,東鄉縣持續延伸產業鏈條,強化品牌建設,培育本土人才,做強做優特色產業,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穎)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