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理論·時評

一簞食里的城市溫度(暖聞熱評)

周珊珊
2025年09月05日09: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事件】畢業生小劉和小宋到廣東深圳求職,在一家小吃店吃飯時商量求職面試。離開后,竟收到店家13元退款,備注寫著:“加油,免單!”她們把這件事發在視頻平臺,表示“當時最真實的感受是淚流滿面,出門在外也是第一次可以感受到這種溫暖的時刻”。店家的善舉收獲數十萬點贊,引發了關于人性美好與城市溫度的討論。

【點評】

一頓飯,13元錢,金額并不多,為何在網絡上反響熱烈?

因為助人者有單純善良的本心。小吃店老板說,當時兩個姑娘坐了1個多小時,邊吃邊談起找工作不易,她們的對話讓自己想起20多年前剛來深圳的日子。這一舉動背后,有對兩個女孩的惻隱之心,有“別的幫不上,管頓飯還行”的樸實觀念,有“我媽當時聽了也跟我說,她們出來能幫就幫一點”的善意傳承,也有“希望她們能快點融入深圳”的美好期盼。小小一筆免單,充滿了純粹的關懷。

也因受助者滿懷感恩并傳遞這份善意。對兩個姑娘而言,到陌生城市求職不易,不期而至的幫助像一束微光點亮生活,使她們更愿意分享這份溫暖。

更因善意并非單向傳遞,而是雙向奔赴。小劉說平時總看到別人分享的暖心故事,沒想到這種幸運會“砸”到自己頭上。這恰恰說明了行善漸成風氣,溫暖環繞在你我身邊。而小吃店老板說,“我也希望她們碰到同樣情況的時候,也能有這樣的小舉動。不多,就一點點善舉?!绷苓^雨的人也想給別人撐傘,不求回報,只求把這善意之傘傳遞下去。

在外打拼的人,最懂得一簞食的溫度和分量。漂母飯信,成就“一飯千金”的典故;蘇軾被貶后,同游時得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寫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名句。一簞食里的溫度,不因錢少而輕,反因情義而重。

“永遠會被這種人與人之間,最淳樸的溫情所打動!”正如網友所言,事雖小,但觸動了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不是每個人都有同樣經歷,但多多少少會有相似感受。不少人分享自己有困難時受過的幫助和支持,也有很多人立志關愛他人、播撒善舉。這再次印證:善行是一顆火種。當個體在生活褶皺中彼此照見,便能織就更堅韌的社會溫情網絡。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币曨l走紅后,團龍崗區委工作人員很快聯系上兩位求職者,邀請她們入住免費的青年驛站。從一家小吃店的善意,到網友們的點贊反饋,再到相關部門迅速跟進,“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化為熱氣騰騰的行動,讓城市更有親和力——這里不僅有高樓林立間的機遇,更有市井煙火里的溫情。治理的溫度就是城市的溫度,有溫度的城市像一塊沃土,讓每一粒漂泊的種子愿意在此扎根。

生活中,這樣的暖心故事并不鮮見。從不少餐飲小店為困難群眾提供免費愛心餐,到街頭愛心涼茶攤為戶外勞動者送去清涼,從供讀者免費閱讀的“拓荒書屋”在兄妹間接力傳遞,到“順其自然”二十余載持續匿名捐款,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不僅從物質上更從精神上為在風雨中奔忙的人搭起避風港、加油站。這啟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善意鏈條中的一環?!拔鹨陨菩《粸椤?,舉手之勞的幫助,或許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當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完成精神同構,當善意成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每個凡人善舉都在為文明長河注入新的活水。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