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鐵骨”邂逅“數字洪流”
——蘭州石化構建現代生產數字化管理新模式

蘭州石化一線員工分析研究新技術投入聚烯烴生產中的效果
塔林管廊間,一臺爬壁機器人正吸附在30米高的反應器頂部,精準清理低聚物;管理人員在手機APP上實時跟進檢修進度,質量驗收、影像留存一鍵搞定;AI系統像無形的大網,每秒掃描全廠近萬個監測點,第一時間發出風險預警……這些仿佛來自未來的畫面,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真切發生在蘭州石化的日常生產中。從設備檢修到隱患防控,再到決策分析,數字技術正在一步步融入這家傳統煉化企業的“血脈”之中。當“鋼筋鐵骨”與“數字洪流”深度融合,蘭州石化正以數智賦能,重塑現代生產數字化管理新模式。
重心轉移:
從人工采集到“一屏可控”
向技術要效率。過去檢修得帶上圖紙、臺賬,每個裝置確認檢修進度和施工質量,如今一臺電腦、一個手機APP,就能完成20套裝置623個檢修項目的確認、審核。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系統的應用,員工逐漸從高負荷勞動中解放出來。
在窗口檢修中,蘭州石化量身定制裝置精益化智能檢修系統,集多功能于一身,將全周期串成了一條“數字鏈”。以往零碎的資料被系統一次性整合,人員需求、施工方案、檢修規程等環節均實現智能統籌。
此外,數字化轉型還延伸至更具體的作業現場和輔助環節。上線僅5個月的計量信息管理平臺,通過OPC(一種通信協議)、無線自采、Modbus協議(串行通信協議)等新技術,自動采集110套煉化裝置、罐區、磅房的數據。各種計量單、日報、月報自動生成,交接票據在線簽署,相關數據能夠自動集中處理,減少人工抄錄和外出跑腿時間。
效率翻番:
從“人力驅動”到“智能主導”
效率的提升,是數智化轉型最直觀的價值體現之一。原油儲罐里,除銹機器人通過高壓水射流系統,高效率快速清除儲罐內的銹蝕。原來兩名工人系安全繩在狹小空間里爬3天完成的工作,現在爬壁機器人5個小時就能干完。
輔助與決策,則是數智化轉型更深層的價值體現。通過計量信息管理平臺的自動功能,可以生成月報分析。所有計量器具形成全周期管理閉環,每條計量數據實現異常自動預警。月報還通過數據分析,對多種內容進行預測,極大減少統計數據的時間,對未來管理趨勢走向進行預判。
與傳統依靠經驗優化工作的方式不同,“數字+專業”的深度融合,讓決策從經驗判斷升級為精準導航。在數智化轉型進程中,蘭州石化不斷加強感知到分析決策再到執行的閉環管理,不僅實現效率提升的線性增長,更達成釋放效率紅利指數級突破。
隱患防控:
從“事后補救”到“事前預防”
將AI技術注入安全管理,數智化轉型為安全生產管理帶來深刻改變。據了解,乙烯二部原料罐區的智能識別系統,可在監控畫面中自動捕捉十余類違章行為,隱患識別率超過90%,實時預警和留證率達99%。蘭州石化安全環保部主管薛永鴻介紹,基于工業視頻的人工智能模型技術,實現24小時主動監控,將安全事件發現、上報過程秒級化。這一轉變大幅提升處置響應效率,使隱患防控實現從“事后補救”到“事前預防”。
更深刻的變化也在發生。蘭州石化通過安裝智能傳感器,引入多個前沿技術,實現設備運行數據等信息實時采集與傳輸,一旦監測到異常數據,系統自動觸發預警,推送至相關責任人手機端,使安全隱患被扼殺在萌芽階段。
去年年底,蘭州石化上線使用的人員定位系統,更將隱患防控精準度提升到“厘米級”。系統為廠區劃定電子圍欄和風險分區,實時顯示人員分布、行動軌跡,并支持一鍵求救,一旦出現異常行為,后臺和管理終端即時彈窗、推送報警。
數智化轉型還推動安全培訓模式的創新。煉油三部開展的數字化VR應急培訓,將沉浸式數字技術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讓員工體驗各類安全事故場景,學習應急處理方法,幫助員工快速掌握煉化企業典型突發事故處置流程?!半S著數智化技術深度應用,進一步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生產防護體系,生態環保管控治理體系,健康企業建設提升體系,安全環保工作將迎來新時代?!碧m州石化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部長樊亞軍表示。(記者 華 靜)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