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黃河濕地綠化及停車場工程正式投用
1572個車位破解“停車難”

黃河濕地綠化及停車場工程
9月16日,隨著地下1572個公共停車泊位全面啟用,蘭州黃河濕地綠化及停車場工程正式投入運營。這座集“生態保護”與“民生服務”雙重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不僅破解了黃河沿岸長期存在的“停車難”問題,更成為蘭州城市生態建設的全新地標。
該項目位于天水路高架橋與雁白黃河大橋之間、黃河河堤南側、T607-1號路北側,總用地面積86865.9平方米。地面為生態綠化空間,與黃河濕地景觀有機融合;地下一層建設公共停車場,建筑面積約51705.05平方米,設有3個車輛出入口、19個安全疏散口及5部乘客電梯。項目毗鄰名城廣場商業區,以及新港城C區、D區、鴻運潤園等多個大型居住社區,為市民生態休閑出行提供了全新目的地?!耙郧爸苣Ъ胰藖砗舆吷⒉?,總是繞好幾圈都找不到車位,現在終于有了正規停車場,離步道還特別近,太方便了!”有市民在試用停車場后表示,“這里環境干凈,標識清晰,真正做到了‘停得下、走得進、看得見’?!?/p>
據介紹,該項目地上綠化部分用地面積8686.59平方米,建設地上綠化面積68583平方米,其中種植種類包括喬木類2721棵,灌木類16856平方米,草坪51727平方米,綠化區配套建設健身步道和廣場13812平方米,各類庭院燈,草坪燈280盞,廊架及云亭5座,座椅28個,電梯5部,人行出入口19處。地上綠化的建設進一步改善了周邊環境,同時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一處集游玩娛樂休閑和健身一體的活動場地。通過強化項目管理、緊盯時間節點、嚴守質量標準,針對臨近黃河濕地的地理特點,地下停車場頂部采用防霉防潮材料,有效防止長期使用中出現起皮、掉灰現象;地面鋪設環氧防滑涂層,具備耐磨、抗沖擊和防滑性能,兼顧耐久性與行車安全,營造出整潔、安心的停車環境。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后期運營管理工作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優化智慧化運營服務,引入專業團隊,完善智能停車引導、線上繳費、全天候安保等系統,提升停車便捷性與安全性;二是強化生態功能銜接,統籌停車場出入口與濕地步道、觀景平臺、親水平臺等設施的動線設計,打造“停車即享生態”的無縫體驗;三是拓展綜合服務功能,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新能源汽車充電、汽車維保、便民休閑等配套業態,推動停車場由單一交通設施向多功能城市服務空間轉型,逐步將其打造成為市民親近黃河、享受生態的美好起點。
首席記者 呂勝軍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