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生態賦能繪新景 發展潮涌母親河

蘭州市城關區書寫主城區新時代幸福答卷

2025年09月12日09:34 |
小字號

賡續文化根脈

秉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原則,修繕王保保城遺址和明長城蘭州段等,讓古跡重獲新生。

繪就生態畫卷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南糧北菜”種植格局,讓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

守護黃河安瀾

加大巡河力度,實施河洪道治理工程,讓母親河煥發生機。

筑牢治理根基

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起黨建引領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讓矛盾糾紛化解“不跑路”。

點燃發展“引擎”

立足“工業主導型和城市服務型”發展定位,以產業煥新點燃發展“引擎”,經濟發展呈現出企穩回升、向上向好的態勢。

黃河之濱,風勁潮涌。初秋清晨的蘭州,溫度適宜,陽光灑在黃河水面,波光粼粼間,晨練的市民沿著步道慢跑,孩童在岸邊追逐嬉戲——這幅生動的生活圖景,正是城關區近年來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真實寫照。牢記“守護母親河”的使命,錨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這里正用生態與經濟的共生、文化與民生的交融,書寫著一份亮眼的幸福答卷。

文物保護 守護好文化根脈

“你看這彩畫,修復前褪色得都快看不清紋路了,現在重新上色后,金箔亮得晃眼,就和從前一樣!”在五泉山公園酒仙祠內,負責修繕工程的老匠人王師傅指著屋檐下的彩繪,語氣里滿是自豪。這座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因墻體開裂、彩畫剝落顯露出歲月的斑駁,如今隨著墻體加固、彩畫修復等工程推進,木質梁柱重新挺直了“腰板”,古建群落重展古韻,在游人的驚嘆聲中煥發勃勃生機。

2025年,城關區秉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原則,讓更多古跡“重獲新生”。王保保城遺址的夯土墻被細心加固,明長城蘭州段(拱星墩長城)的破損處得到搶險修復,走在這些古跡旁,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紋路。

“我們每月都會來巡查,小到一塊松動的城磚,大到一處傾斜的墻體,都得記在本子上及時處理?!蔽奈镅膊閱T小李翻著手中的巡查日志,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109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情況,“今年還新發現了13處文物點,有清代依山而建的土坯房,還有以前商貿往來的老驛站,這些都是城關的‘文化密碼’,得好好護著?!?/p>

從古代軍事設施到近現代革命遺存,新發現的文物點不僅填滿了城關區文化遺產寶庫的空缺,更讓當地的歷史脈絡變得清晰可觸。

如今走在城關街頭,不經意間就能與一段歷史相遇,文化的根脈就在這樣的守護中,悄悄延續生長。

鄉村振興 繪就田園新圖景

“以前上蘭山,走的是土路,逢下雨就滿腳泥;現在沿著‘華夏長廊’往上走,臺階干凈,兩旁全是樹,走累了還能在觀景臺歇腳,看黃河繞著城流,心里敞亮?!奔易∥迦礁浇耐诵菥用窭畈?,常常都會帶著孫子爬蘭山,看著眼前的綠意,他總忍不住跟孩子講過去的樣子。

城關區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種進了鄉村的土地里。以“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讓皋蘭山變了模樣——1.77萬畝新栽的樹苗在原有林地上扎根,20公里景觀綠化帶像一條綠絲帶纏繞山間,29.6公里花帶里,春有桃花、夏有月季、秋有菊花、冬有梅花,四季都能看見鮮艷的色彩?!耙郧吧缴瞎舛d禿的,現在成了‘城市綠肺’,夏天來避暑的人特別多,我們農家樂的生意都好了不少!”皋蘭山腳下經營農家樂的馬先生笑著說。

不光有好風景,還有好收成。城關區精心規劃的“南糧北菜”種植格局,讓“甘味”農產品成了村民的“致富田”。伏龍坪的小麥顆粒飽滿,青白石楊家灣的蔬菜水靈鮮嫩,青石灣的葡萄甜得能拉出絲,青山的蘋果紅透了半邊天,水源村的西甜瓜咬一口滿是汁水?!敖衲昶咸奄u了好價錢,我打算再擴種兩畝,讓日子越過越甜,”種植戶老周的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城關大地徐徐展開。

生態治理 河道整治守安瀾

“以前黃河邊垃圾不少,也沒什么風景,現在你看,河邊種滿了樹,步道修得平平整整,河水清得能看見魚,每天不來走一圈,心里都不踏實?!?2歲的李曉華老人,每天清晨都會帶著太極劍在黃河邊晨練,說起黃河的變化,他打開了話匣子。

黃河流經城關區23公里,是這里唯一的地表水域,守護母親河的“健康”,成了城關區的頭等大事。2025年,城關區打響碧水保衛戰,三級河長們的腳步遍布河岸——“有時候凌晨還能看見河長在巡河,連岸邊的一個小排污口都不放過?!背顷P環衛的保潔員老王說。據統計,今年以來各級河長已完成巡河9000余人次,水利、生態環境、住建等多部門還擰成一股繩,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形成了合力治水的好局面。

河洪道治理工程減少了水土流失,入河排污口整治讓污水不再亂排——“十四五”期間要完成的482個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如今正穩步推進。最新數據顯示,城關區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站在黃河邊,看著清澈的河水向東奔流,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市民們或散步、或拍照、或聊天,“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的愿景,正變成觸手可及的幸福。

創新治理 民生福祉暖人心

“以前鄰里鬧矛盾,不知道找誰調解,現在社區有‘一站式’服務,不管是家長里短還是利益糾紛,來這兒都能解決,省心又省事?!奔易堃绰方值赖木用裢醢⒁?,前不久通過社區調解,順利解決了樓上樓下的噪音問題,對城關區的基層治理贊不絕口。

城關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起黨建引領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區綜治中心創新的“七中心融合·雙陣地共治”模式,讓矛盾糾紛化解“不跑路”?!敖衲晡覀円呀浭芾砹?8024件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到83.26%?!背顷P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小吳介紹,從家庭矛盾到勞資糾紛,通過“四調”對接機制,大部分問題都能在社區內解決,“有居民說,現在過日子更安心了,這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p>

民生福祉,連著千家萬戶的冷暖。聚焦“一老一小”,城關區把服務送到了居民家門口。72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里,老人們有的下棋、有的練書法、有的做理療;26家養老助餐點每天提供熱乎飯,11個村級互助幸福院成了農村老人的快樂家園——“在這里能吃飯、能聊天,還有人陪我們看病,比在家還舒心?!痹谌臻g照料中心的張奶奶說。

今年暑期,各社區的“小小志愿講解員”“小樹苗學堂”更是熱鬧非凡?!拔医o游客講解了五泉山的歷史,特別有成就感?!眳⒓又驹富顒拥男W生李子涵,說起自己的經歷眼睛亮晶晶的。700余場未成年人實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的暑期不再孤單,更凝聚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力量。

此外,600余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讓近10萬戶居民告別了“老破小”,住進了“新家園”;10條斷頭路的打通計劃,將讓出行更順暢。今年上半年新增的1.56萬個就業崗位、2350個學位,更是讓群眾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耙郧靶^沒電梯,我這腿腳不方便,出門得靠人扶?,F在裝了電梯,下樓買菜再也不費勁了?!奔易±吓f小區的李爺爺,說起改造后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

產業發展 成效凸顯勢頭旺

“以前我們企業找辦公場地,跑了好多地方都不合適,現在入駐商務樓宇,不僅環境好,還能享受政策扶持,生意越做越順?!碧m州夏拉商貿公司的負責人陳先生,對城關區的產業服務贊不絕口。2025年,城關區立足“工業主導型和城市服務型”發展定位,以產業煥新點燃發展“引擎”,經濟發展呈現出企穩回升、向上向好的態勢。

在三產領域,“7+N”現代服務業集群活力十足?!八霓D”工程培育出29家像蘭州夏拉這樣的月度入庫商貿服務企業,34個首店項目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到新鮮消費。更讓人驚喜的是,98座商務樓宇被盤活,高標準的樓宇經濟發展規劃,構建起“兩軸一帶多組團”的空間格局,3棟特色樓宇里,能鏈甘肅區域總部等優質企業總部相繼落地,形成了多點支撐的發展態勢?!耙郧皹怯罾锒际切」?,現在有了大企業入駐,產業鏈更完善了,我們也能跟著沾光?!睒怯钗飿I經理小趙說。

二產領域同樣勢頭強勁。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實體經濟,城關區壯大“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信創、算力、生物醫藥、黃金四大產業成了主力軍。創速空間暨蘭州市信創產業園拔地而起,蘭州電信智算中心加快建設,蘭州生物谷項目穩步推進,金川集團、東吳黃金等頭部企業紛紛落地——“以前我們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得跑外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合作,生產成本降了不少?!币患疑镝t藥企業的研發人員小鄭說。工業上樓、園區擴容,讓城關區正加速打造產業轉型升級引領區。

黃河奔涌,見證著城關區的奮斗足跡;歲月流轉,記錄著這片土地的時代華章。從文物保護到鄉村振興,從生態治理到民生改善,從產業發展到創新突破,城關區正以實干踐行黃河國家戰略,以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勇立潮頭。未來,這里將繼續以生態為筆、以文化為墨、以創新為帆,繪就更加壯美的幸福畫卷,讓母親河的滋養,惠及每一位城關人。(記者 顏娜)

來源:蘭州日報

(責編:席娟娟、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