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去隴西中藥材交易市場趕個“健康集”

藥香氤氳中,交易聲此起彼伏。一大早,甘肅隴西首陽鎮中藥材交易市場內,黨參、黃芪等道地藥材鋪滿攤位,3500余名外地客商常駐于此,日均350噸原藥與60噸飲片的流轉量讓這里成為西北中藥材流通的“心臟”。
客商正在挑選優質中藥材。人民網記者 高翔攝
藥材稱重。人民網記者 周婉婷攝
“我們公司長期專注當歸、黨參、黃芪、甘草的收購業務。此前,收購工作主要對接種植加工戶?!备拭C安源藥業有限公司采購經理任科邊挑選藥材邊說,“自從藥材交易市場建成運營后,我們便經常在此進行采購,不僅省去了逐一聯系的麻煩,還能集中篩選貨品,顯著提升了收購的時效性與便利性?!?/p>
交易市場內的優質中藥材備受廣大客商青睞。人民網記者 高翔攝
交易市場內的優質中藥材備受廣大客商青睞。人民網記者 周婉婷攝
中藥材交易市場熱鬧非凡。人民網記者 高翔攝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中藥材原產地交易市場,首陽市場配套交易商鋪、檢測中心、溯源平臺等全鏈條設施,年交易量約30萬噸、交易額達100億元,集散44個中藥材品種,帶動當地3000余人就近就業。同時,市場通過線上協商掛牌、一鍵交易,打破產地與銷地的空間壁壘,讓上游藥農實現“產家不出門,藥材銷八方”,下游藥企達成“零成本找貨源、降庫存壓力”,成功推動傳統集市向產業互聯網平臺進階。
“我們與中藥材打交道已十多年,父輩們最初只是在街邊擺攤零售,隨著行業發展,如今已形成涵蓋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闭劶爸兴幉?,隴西縣浩宇中藥材銷售負責人信心滿滿,“在市場合作方面,我們還成功牽手上海醫藥、正大制藥等外地知名企業。僅黃芪這一核心品種,每年能實現7000多噸的銷量,對應銷售額約13億元,真正將首陽黃芪的品質優勢轉化為了產業競爭力?!?/p>
從田間到云端,從集市到樞紐,首陽中藥材市場堅持“數字+產業”雙輪驅動,激活隴藥全產業鏈升級的“強引擎”,讓千年中醫藥文化在現代商貿脈絡中煥發新生機。(王紹紹 周婉婷 高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