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搬遷暖民心
——永昌縣七千八百九十三戶農戶圓夢新居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金昌市永昌縣焦家莊鎮南沿溝村,只見白墻灰瓦的新式農宅整齊排列,新鋪的柏油路在秋陽下泛著光亮。村民劉聚元正在自家庭院里晾曬玉米,臉上洋溢著藏不住的笑容:“國家補貼了10萬元,我自己只花了3萬元裝修,就住上了這么‘攢勁’的新房!”
劉聚元家滿院的豐收喜悅,正是永昌縣7893戶搬遷農戶共同的生活寫照。近年來,這座祁連山下的縣城將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作為重大民生工程,讓世代居住在地質隱患區的群眾迎來嶄新生活,繪就了一幅“居安、業興、人樂”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秋風送爽,新居暖心。在永昌縣焦家莊鎮馬營口集中居住點,江南風韻的白墻灰瓦與西北濃郁秋色相得益彰。從焦家莊鎮雙磨街村搬遷到這里的村民趙長虎正在自家小菜園里忙碌,白菜、蘿卜長勢喜人?!斑^去秋天下雨最怕老房漏水,現在住在亮堂的新房里,看窗外的雨景都成了一種享受!”他感慨地說,“以前我住的是土坯房,陰雨天屋里漏雨,門外道路泥濘;如今集中居住點環境好、設施全,感覺村里就像個小城市一樣?!?/p>
夜幕降臨,新安裝的路燈照亮平整的巷道,文化廣場上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拔覀兯膫€集中居住點的308套房子入住率已超80%,配套服務讓群眾生活更便捷?!彪p磨街村黨總支書記嚴文智介紹,居住點內便民服務中心、文化長廊、衛生室、互助老人幸福院等設施一應俱全,真正讓群眾住得放心、舒心、暖心。
搬遷不僅是換一座房子,更是迎來新的生活。在永昌縣南沿溝村搬遷點周邊,今春新植的1.17萬株果樹已孕育出來年的希望,350畝新增綠地在秋日里生機盎然。同步推進的小流域治理項目,既筑牢生態屏障,又增強防災能力,讓村民在這個秋天倍感安心。
這份安心,源于永昌縣創新推行的“1234”工作機制:一套流程認定、兩類方案搬遷、三張圖表推進、四項措施保障。該機制精準對標6類搬遷類型,科學規劃5年搬遷任務,制定涵蓋施工進度、協議簽訂、房屋拆除、搬遷入住、支付進度、穩定就業的“六張包干圖”,實施工程質量、資金管理、審計監督、督查問責、風險排查“五聯動監督”,并通過“日排名、周調度、月考核”的嚴督實導、壓茬推進,確保搬遷政策精準落地、高效落實。
據悉,2022年至2024年,永昌縣累計完成搬遷6945戶,新建35個集中安置點;2025年計劃搬遷948戶,目前分散安置戶已全部入住,新建安置點主體工程完工率達98.5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