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加強庫布其沙漠治理
生態工程也是富民工程

![]() |
治理中的庫布其沙漠。 |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馳騁上百公里,綠意綿延鋪展。步入其中,撲面而來的不是印象中的黃沙漫漫,而是夾雜了微濕和清涼的草香。
庫布其沙漠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全部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付出,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笆奈濉币詠?,當地不斷創新治理模式,綜合運用以路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等手段,庫布其沙漠治理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里,治理率達到40%。
如今,庫布其沙漠生態資源逐步恢復,沙區經濟不斷發展。在當地,沙漠治理已不僅是生態工程,也是富民工程、發展工程。
穿沙公路帶動產業發展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巴音至蒲圪卜穿沙公路穿過滾滾黃沙。公路北側,新立起來的光伏管樁地上部分2米高,如衛士般守護著公路。
項目負責人張皓棵告訴記者,這條16.8公里的穿沙公路,今年5月通車,正是以路治沙的生動體現。
一條條穿沙公路如絲帶般延伸,一排排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公路助沙區群眾走出去,更將生態產業引進來,鄂爾多斯市探索著治沙的全新路徑。
鄂爾多斯市將公路交通布局與治沙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有機結合,依托穿沙公路推動沙化土地治理向沙漠深處延伸,重點以沿黃高速兩側貫通補齊庫布其沙漠北緣420公里鎖邊林帶,有效阻止沙漠擴張。截至目前,累計建成穿沙公路總里程超過4000公里,帶動防沙治沙400多萬畝,形成了以路劃區、路定沙阻、路進沙退、路通業興的治理格局。
在達拉特旗,一道“光伏長城”正在庫布其沙漠北緣拔地而起。達拉特旗能源局能源綜合保障中心主任李凱介紹,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實現了從人工防沙到項目治沙,再到產業興沙的遞進。
鄂爾多斯市正以新能源發電為抓手,深入實施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在庫布其沙漠北緣分段集中、線性布局建設“光伏長城”治沙帶,同步推進板下生態治理,促進生態建設與新能源開發互補共贏。
“那時將形成一條約5公里寬、400多公里長的光伏治沙帶,加上沙漠中四通八達的道路和星羅棋布的村莊,這是一幅多么壯觀的景象!”李凱說。
科技手段提升治沙效率
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沙漠上空,無人機正在進行飛播作業。在庫布其沙漠實施高載重無人機飛播作業的飛手劉少東輕觸屏幕發出指令,攜帶樹種、草籽的無人機按照預設路線在沙丘上空往返播撒。劉少東介紹,相比傳統的人工撒種方式,無人機飛播不僅效率高,而且精度好、播撒均勻,成本也大大降低。
今年6月到9月,劉少東帶領2個合作社成立的園林綠化公司已經完成飛播約13萬畝,播撒的品種有檸條、花棒、羊柴、沙蓬等,在雨露的滋潤下,萌發出勃勃生機?!耙酝揽咳斯?,效率低,撒完還要用釘耙耙一遍地,讓沙子覆蓋種子。有了無人機,效率大大提高?!眲⑸贃|感慨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變化。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通過推廣水沖插條、可降解容器造林等治理技術,應用飛播無人機、植樹機器人、灌木平茬機、沙障鋪設機等裝備,沙漠治理不斷提速。
依托技術更新,統籌實施的鎖邊林帶鎖沙、光伏項目治沙、聯防聯治阻沙、孔兌治理攔沙、草原提升防沙等一系列防沙治沙標志性工程項目,更是讓沙漠治理效益凸顯。
2023年以來,鄂爾多斯市累計新建鎖邊林、阻隔帶、阻沙帶340公里。
綠富同興惠及百姓生活
在庫布其沙漠七星湖景區,鄂爾多斯市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孟克達來正在自家的民宿里忙碌著。2006年,36戶牧民從沙漠腹地搬到這里集中居住,發展家庭旅游業。
“過去住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純靠放牧。當時生態不好,羊吃不飽,收入也不高?!泵峡诉_來回憶,現在每年純收入穩定在15萬到20萬元,其中經營餐飲和民宿就占一半以上,再加上甘草種植和牧業的收入,生活越來越富足。
在達拉特旗中和西鎮官井村,牧民周志忠也是沙區綠富同興的受益者。過去他可想不到,隨著沙漠上的植被越來越豐富,平茬下來的灌木,如今也成了牧民增收的寶貝。
2007年,周志忠開始嘗試植樹造林。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這片庫布其沙漠邊緣的沙地逐步成為綠色家園。2019年,周志忠家的近5000畝沙柳林被評為鄂爾多斯市首批家庭林(草)場之一。
“現在每年賣沙柳種苗就能收入幾十萬元?!敝苤局倚χf,“每株沙柳隔幾年就得平茬,這樣才能長得更好。平茬下來不適合做種苗的,則作為防沙固沙的沙障原料進行銷售,又是一筆收入,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p>
這幾年,鄂爾多斯市已累計發展了500余戶家庭林(草)場,生態覆蓋總面積達200多萬畝。
檸條、沙柳等“生態產出”逐年提升,鄂爾多斯市還培育了生物質綠色甲醇、檸條飼草料加工等重點產業,年加工利用檸條、沙柳等超5萬噸。2024年,全市林草產業總產值達75億元。
“鄂爾多斯市將繼續堅持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協調管理,堅持系統治理、強化科學治理、深化協同治理?!倍鯛柖嗨故懈笔虚L吉日木圖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