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硬實力強基 軟治理惠民

    ——蘭州建設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幸福實踐

    2025年09月29日09:58 | 來源:蘭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硬實力強基 軟治理惠民

    “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飽含詩意與溫情的民生承諾,為新時代城市發展指明方向。城市更新并非簡單的拆舊建新,而是城市從有到優的“第二次生長”,是以“人”為核心對城市空間、功能、文化與治理的系統性重塑,旨在解決城市發展中的歷史遺留問題與新時代需求矛盾,推動城市發展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轉型,最終構建更宜居、更韌性、更具活力與文化認同的高質量城市空間。

    作為黃河之濱的西部重鎮,蘭州深諳此道。近年來,在強省會行動推進過程中,尤其是今年8月28日召開的市委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建設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的目標后,決定全域推進城市更新實踐,以生態為筆、以民生為墨,不僅完成了城市硬件設施的迭代升級,更實現了治理理念的深度革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蘭州篇章注入強勁動能、提供堅實支撐。

    在更新實踐中,蘭州率先從破解民生痛點的“硬骨頭”啃起,筑牢城市硬實力根基。交通上,七里河區五星坪三岔路口建成“下穿車行通道+人行天橋”立體交通體系,讓“兩個左轉繞行兩公里”的不便成為歷史,高峰時段通行效率提升51.2%;火車站東路改造后,車輛通行時間縮短15分鐘,B404線貫通項目減少跨河通勤時間20分鐘,10條在建道路計劃年內打通“斷頭路”,進一步暢通城市交通脈絡。地下管網方面,近5年累計更新改造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管道共773公里,有效解決“馬路拉鏈”“雨天積水”“冬季暖氣不熱”等民生難題,夯實城市運行“安全底盤”。同時,推進1077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目前已有46個小區實現顏值、內涵雙提升,276個小區正有序施工,還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470部、更新供熱管道399公里,讓2.5萬戶家庭徹底告別“取暖難”。改造不止于“修修補補”,更融入社區治理升級理念,既讓老房子留住城市記憶,也讓老居民過上品質新生活,推動城市居住環境從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轉型。

    夯實硬實力的同時,蘭州同步深耕軟環境建設,以軟實力為城市發展賦能。智慧治理上,中山橋南廣場啟用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開展凌晨保潔,既減輕環衛工人勞動負擔,又保障城市“窗口”區域的整潔;85座生活垃圾分類智能箱房,通過實時預警、積分激勵等功能,助力全市垃圾回收利用率穩定在35%以上;主城區20座智慧公廁借助物聯網技術監測異味與人流,顯著提升市民使用體驗;蘭州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實現市民“隨手拍”反映問題1小時內閉環處置,今年以來已辦結相關案件4.7萬件,辦結率達98.74%,智慧環衛系統、共享單車監管平臺的應用更讓城市管理愈發精細、響應更為迅速。商業發展上,蘭州中心商場打造“風起大漢”沉浸式街區,萬象城、萬達茂構建“吃喝玩樂購游”一站式消費場景,中天健環球中心等“一刻鐘鄰里商業中心”精準滿足居民日常需求;此外,全市培育5個直播電商中心,傳統商超積極推行“線上下單+同城配送”服務模式,讓商業空間成為承載居民生活樂趣的“社交平臺”。

    生態建設是蘭州城市更新的鮮明底色,蘭州市持續織密生態綠網,為市民幸福生活增添生態色彩。西固區金城公園升級后,湖心島的“讀者·咖啡”與四季花木相映成趣,成為市民休閑休憩的“綠色客廳”。七里河區頤河游園仿照九曲黃河形態重新布局,園內仿古建筑與黃河樓遙相呼應,7481平方米的綠化區域搭配兒童沙坑等設施,讓居民出門幾分鐘就能享受綠意。今年上半年,蘭州新增綠地面積60.2公頃,栽植喬木4320株,還通過“見縫插綠”方式建設45座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從美好愿景變為市民日常。

    從硬件升級到軟件優化,從生態建設到民生改善,蘭州的城市更新始終圍繞“人”的需求展開。它不是冰冷的工程堆砌,而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理念的生動詮釋。

    如今,黃河之濱的蘭州,正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續寫與更新同行、與幸福相伴的新篇章,精心繪就一幅兼具實力與溫度、顏值與內涵的幸福新圖景,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城市蝶變中,觸摸到實實在在的美好。(本報首席記者 呂勝軍)

    (責編:高翔、周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