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甘肅要聞

    創新有活力 生態有顏值 民生有溫度

    蘭州市安寧區以系統思維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2025年10月04日08:55 |
    小字號

    安寧區仁壽山景區綠樹成蔭

    安寧區仁壽山景區綠樹成蔭

    從校地協同破解“企業找技術、高校找市場”的科創堵點,到荒山禿嶺蛻變為市民打卡的“最美會客廳”,從矛盾糾紛“家門口速裁”到“一老一小”服務精準觸達,蘭州市安寧區以系統性思維推動創新、生態、治理三大領域實現突破,交出了一份創新有活力、生態有顏值、民生有溫度的高質量答卷。

    校地協同建平臺

    智創中心樹立新標桿

    “以往企業找技術、高校找市場,中間總像隔著一堵墻;如今有了智創中心,供需對接幾乎是‘零距離’?!币晃蝗腭v企業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安寧區校地融合的切實成效。2025年,安寧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科技創新部署,充分發揮區內高校資源優勢,與蘭州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共同打造“蘭州校企融合智創中心”,構建起高效轉化科創資源的核心平臺。

    該中心位于蘭州交通大學科技園內,配備多媒體會議室、科技成果展示區、商務洽談區等多功能空間,以“一體系、六中心、一工作站”的系統架構,構建起全鏈條創新生態?!拔覀冋狭烁咝<規炫c創新項目資源,企業提出技術需求,平臺能夠快速響應、精準匹配科研團隊?!卑矊巺^科技局干部曹剛說。中心搭建的高??萍假Y源供給、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技術研發需求三大平臺,正日益成為連接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重要橋梁。

    在甘肅農業大學干旱生境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財介紹了他們自主選育的“甘農薯7號”:“該品種淀粉含量高、還原糖低,畝產達5.8噸,成功打破了國外加工型馬鈴薯的長期壟斷?!痹搶嶒炇乙呀⑵饛幕蛲诰虻酱筇飸玫耐暾邪l體系,在此基礎上選育的冬油菜品種可耐受-31℃低溫,可種植地域向北推進13個緯度,經濟與生態效益顯著。

    這樣的成果在安寧區不斷涌現:C-14微型同位素電池工程研究中心聯合研制的“燭龍一號”,突破放射源薄膜制備等關鍵技術,應用前景覆蓋醫療、物聯網及深空探測等領域,目前已組建項目專班推進產業化;網絡空間安全產業發展中心依托13個專業實驗室,以“海豐杯”大賽激發創新活力,已征集在研項目4個;油氣勘探與開發工程研究中心聚焦新能源轉型,近五年獲得21項專利,科研經費投入超千萬元。2025年,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已突破8億元,全年有望實現11億元目標。

    精準服務優化生態

    全面激發創新活力

    在中車蘭州公司新能源專用車生產基地,首臺18噸純電動洗掃車成功下線,年產能可達2000臺,為綠色交通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作為區域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該公司清潔能源裝備業務年增長率超過150%,累計交付風電塔筒超萬套,并以服務+貿易模式承接中亞機車大修項目,填補了省內高端裝備保稅維修領域的空白。

    “我們針對重點科技企業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選派專人跟蹤服務,助力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卑矊巺^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26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50家。通過梯度培育和精準申報,已累計培育4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2家“小巨人”企業,申報通過率100%。今年以來,全區走訪企業超3200次,問題解決率100%,爭取到政策資金6.66億元,全力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安寧區“7+N”現代服務業與“6+X”先進制造業集群正協同發力,從同位素電池到優質作物,從網絡安全到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不斷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生態蝶變煥新顏

    荒山變身“會客廳”

    “以前北山都是土坡,刮起風來睜不開眼,現在漫山遍野都是樹,春天能賞花、秋天能觀景,我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里走走?!痹诎矊巺^九州臺森林公園,市民翟菊英感慨道。

    近年來,安寧區兩山綠化指揮部通過實施生態修復治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覆蓋率逐年同步增長,生態效果、社會效益逐年提升。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變成市民踏春賞花、休閑鍛煉的理想去處,“最美北山”成為品質安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目前已針對九州臺、大青山、仁壽山重點禿斑區開展了強化補植。三個區域分別完成補植375畝、75畝、225畝,共補植山杏、山毛桃等苗木8000余株。

    生態改善的成效,不僅體現在北山的綠意里,更融入城市的每個角落。在銀灘濕地,40.97萬平方米的綠化面積讓這里成為“鳥類天堂”?!澳銈兛?,這個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頭雁。隨著銀灘濕地公園的生態越來越好,吸引了眾多野生動物前來棲息,近期我們就在公園里發現了斑頭雁?!便y灘濕地辦公室主任王明俠介紹道,每年秋冬季節,能看到20多種鳥類在這里棲息,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只大白鷺在水面覓食。如今濕地內鯉魚、草魚等20余種水生動物自在游弋,春季桃花、櫻花競相綻放,夏季鳶尾、月季斗艷爭芳,秋季粉黛亂子草營造出“粉色云?!?,成為市民打卡網紅地。

    數據見證變遷:近年來,安寧區綠地面積從103萬平方米增至204萬平方米,增長98%;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2平方米?!白鳛楦珊档貐^,我們堅持因地制宜、見縫插綠,用‘繡花功夫’打造城市綠化?!卑矊巺^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所所長李成表示。

    基層善治提質效

    矛盾化解到家門

    “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解決信用卡糾紛,不用跑法院,省時又省力!”近期,王某因信用卡逾期8萬余元被銀行起訴,安寧區綜治中心聯合法院速裁團隊介入后,巧用小額訴訟與速調速裁相結合的方法,短短幾天時間就完成調解、開庭、宣判全流程,高效化解了糾紛。

    這是安寧區推行調解+裁判多元解紛模式的生動實踐?!拔覀儼逊ㄍァ帷饺罕娂议T口,整合調解、行政、司法資源,讓矛盾糾紛小事當時解決、大事聯動解決?!卑矊巺^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說。

    基層治理的溫度,更體現在“一老一小”的民生關切中。在安寧堡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88歲的董用武老人正接受護理員的康復按摩?!斑@里管吃管住,還有醫生定期檢查,護士可細心了,服務各方面我都滿意,子女也放心?!倍梦湔f,中心提供專業護理服務,解決了他和家人的后顧之憂。目前,安寧區已建成3家養老機構、34家養老服務場所,21家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機構實現醫養簽約全覆蓋,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急診急救綠色通道。

    “我們不僅要讓老人老有所養,更要養有所樂?!卑矊巺^民政局養老助餐分管負責人衛亮介紹道,全區10個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已為734位特困、失能老人提供上門服務4.2萬次。在老年助餐服務方面,通過中央食堂+社區食堂+老年助餐模式,新打造8個社區嵌入式助餐設施,讓老人10元就能吃到一葷兩素的營養餐。

    為有效解決雙職工家庭“育兒難”問題,安寧區已建成25家托育機構,提供托位數2340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5個以上,構建托幼一體化、社區嵌入式托育等模式,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耙郧跋掳嘹s不上接娃,現在有托管班,還能學畫畫、做手工,我們上班也安心?!彪p職工家長王莉剛說。

    當“燭龍一號”同位素電池推進產業化、“甘農薯7號”打破國外壟斷,科創資源轉化的加速度印證了校地融合的深層價值;當北山從風刮睜不開眼變為四季有景、銀灘濕地迎來斑頭雁棲息,生態修復的成績單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邏輯;當養老助餐10元享一葷兩素、托育機構解除雙職工后顧之憂,基層治理的“暖色調”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初心。

    安寧區的發展實踐,不只是單一領域的單點突破,而是科創賦能產業、生態涵養城市、善治服務民生的協同共振。(本報記者 彭美姣 見習記者 魏曉瑩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