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社會·各地

    紅色引擎驅動美麗蝶變

    蘭州新區尖山廟村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2025年11月05日10:11 |
    小字號

    夕陽西下的尖山廟村

    夕陽西下的尖山廟村

    清晨,一架客機從蘭州新區尖山廟村上空掠過。飛機舷窗下,不再是雜物堆積、棚屋亂搭的舊貌,而是青瓦白墻、錯落有致的“蘭派民居”,是房前屋后花果環繞的恬靜畫卷。這場始于機場“窗口”的顏值革命,不僅讓村莊煥新顏,更點燃了村民共建共享的熱情,奏響了干部群眾攜手共創的鄉村振興協奏曲。

    破局:

    一把金鑰匙解開老大難

    曾經的尖山廟村,作為機場航道下的“城市窗口”,環境問題卻是一塊“心病”?!按宓纼蓚壤鴣y堆,田間地頭和溝渠里廢舊地膜、秸稈、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被貞涍^往,村民們直言不諱。

    轉變的“金鑰匙”何在?答案在于黨建引領。在蘭州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堅強領導下,中川鎮以打造“臨港中川”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契機,將尖山廟村作為切入口,把黨旗插在了環境整治的第一線。一場以“八改”“五清理”“五整治”為核心的植綠增綠行動和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全面打響。

    尖山廟村緊扣“村莊+田園”融合思路,推行“支部領航、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模式,與毗鄰的梅園田園綜合體聯動發展,將村莊與美麗田園相融合,統一民居色彩,打造視覺和諧的“航道景觀”,改造“蘭派民居”30戶,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此外,通過盤活村內空閑土地,建設“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配套建設灌溉管網。如今,村民房前屋后綠意盎然,與周邊田園融為一體,構建起“望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賦能:

    從要我干到我要干的心聲共鳴

    “村里要搞農文旅融合,咱把環境搞好,自家農家樂生意肯定差不了!”27歲的村民李文君信心滿滿。半年前還在外做生意的她,今年回村時差點認不出家門口的路??吹郊亦l巨變,她毅然決定回鄉,正忙著將自家庭院改造成農家樂,準備把“柴火雞”的招牌打出去。

    李文君的回歸,是尖山廟村環境效益轉化為發展動能的縮影。村黨支部創新“分片包干、干部包社”網格體系,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的垃圾處理長效機制,并設立“全民固定清潔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同時,通過上百場院壩會、簽訂千余份責任書,將環境管護要求納入村規民約,讓“村莊是我家,環境靠大家”從口號變成共識。

    73歲的常進花老人正握著掃帚清掃門前的院落,門楣上“美麗庭院”的牌子被擦得干干凈凈。老人的目光掠過自家刷了新漆的大門——這扇30多年前的老木門,既保留了門板上被歲月磨出的溫潤,又添了“蘭派民居”常用的纏枝紋雕飾,像極了尖山廟村這座被時光浸染的村莊,在蘭州新區開展機場周邊環境整治中,被重新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

    “本來我想換個鐵門,他們說這老門能修,按老蘭州的樣式補雕花,比換個新鐵門有味道?!崩先酥钢T外的停車場和小花園說,“原來這里亂糟糟的,環境整治以后,現在比城里的花園小區還漂亮?!?/p>

    掌握拉面技術的閆玉鴻也從青?;氐酱謇?,開起了尖山廟村第一家牛肉面館。村民們說,回來,是因為家鄉變得太好,是守著老屋就能掙錢的底氣和心里那份踏實。

    升華:

    一時美到長久美的內涵之變

    環境整治絕非一陣風。尖山廟村的實踐,正推動鄉村從外在美向內涵美深化。

    針對29戶村民院落實施的改院、改廁、改路、改水“四改”工程同步推進,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被補齊,村莊整體風貌顯著提升;村里利用空閑土地,建設了19個“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游園”,栽種杏樹、玫瑰等綠植200余株,并計劃種植桃樹及軟兒梨78畝,用綠色生態產業實現“村在園中、園在景中”的美麗蛻變;依托梅園景區、尖山廟水庫等資源,尖山廟村精心繪制“田園+文化+旅游”藍圖。如今,村民們碰面聊的不再是“哪堆垃圾該清了”,而是“農家樂怎么搞營銷”。這場環境整治,正在催生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以前垃圾堆成山,現在院里巷口都是花?!奔馍綇R村村民張萬俊道出大家的共同心聲。

    從“揪心臟亂”到“全域皆美”,尖山廟村的蝶變,是黨建引領下,政府推動力與群眾內生動力的完美結合。當“蘭派民居”的檐角與飛機的尾翼在暮色中定格,這個航道下的村莊,正用家家戶戶的幸福笑臉和干事創業的熱情,講述著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鄉村振興“和美故事”。(記者 李 昕 文/圖)

    來源:蘭州日報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