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0mm0"></li>
  • <li id="m0mm0"></li>
    <tt id="m0mm0"></tt>
    <li id="m0mm0"><tt id="m0mm0"></tt></li>
  • <tt id="m0mm0"></tt>
    <tt id="m0mm0"><table id="m0mm0"></table></tt>
  • 人民網
    人民網>>甘肅頻道>>文化·旅游

    漓水春秋 時代回響

    ——《漓江百里圖》創作40周年桂林特展舉辦

    劉 泉 何 寧
    2025年11月05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風光旖旎的漓江,是中國畫家的重要創作靈感和素材。20世紀以來,包括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關山月等知名畫家,以不同表現方式描繪了漓江的盎然詩意。沿著一代代前輩開拓的創作道路,當代廣西形成了以描繪漓江等廣西秀美山水為特色的漓江畫派。

    作為漓江畫派領軍人物,黃格勝創作于1985年的《漓江百里圖》是漓江畫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日前,“漓水春秋——黃格勝《漓江百里圖》創作40周年桂林特展”在廣西桂林拉開帷幕。這幅長達200米、全景式展現漓江山水的巨作,時隔數十載后重回“故里”,與觀眾展開了一次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百里漓江入畫圖

    黃格勝1950年出生于廣西鹿寨縣,從小在桂林長大,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西藝術學院院長、漓江畫派促進會會長。展覽現場,回憶起當年創作《漓江百里圖》的初衷時,黃格勝表示:“這幅畫源于無意間突然迸發出的一個念頭?!?/p>

    1982年,黃格勝接到中國旅游出版社的邀約,請他以國畫形式繪制桂林旅游線路圖。站在漓江邊,他驀然發覺,此前以漓江為主題的畫作中,竟無一幅全面表現漓江風光的大型長卷。為了填補這個空缺,黃格勝決定創作《漓江百里圖》。

    “后來的3年,我成了漓江邊上執著的‘訪客’?!秉S格勝細數往事,“天不亮就出門,寫生觀察,山的結構、水的流向、樹的動態、草的枯榮、漁翁撒網的姿態,甚至哪塊礁石在漲水時會被淹沒半尺,我都一一記在心上?!?/p>

    歷時三載,上下漓江數十次,寫生千余稿,黃格勝在桂林無線電一廠廢棄的理發室里,打著赤膊、揮汗潑墨,完成了這一山水畫巨制。他形容創作過程“如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時而一日七八米,時而因構圖難題停滯數日,甚至“晚上睡覺做夢都在思考”。作品中“浮峰倒影”的奇觀,正是他于夢中得到的靈感迸發。

    《漓江百里圖》以地理脈絡作“經”、四時晨暮作“緯”,全景式展現漓江山水,更將漁舟唱晚、村舍梯田等生活煙火氣融入筆墨。作品以“百里漓江入畫圖”的壯闊視角構建了空間敘事,不僅展現了漓江自然風物之美,更構建了一種堪稱“漓江風格”的國畫山水圖式,因此也被視為漓江畫派具有代表性的畫作。

    漓江畫派代表作之一

    作為當代中國活躍的繪畫流派之一,漓江畫派的源頭可追溯至抗日戰爭時期,彼時,大批文化名人包括知名畫家云集桂林,他們除了開展抗戰文化活動,還在桂林寫生創作,為廣西當代美術的形成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后,廣西美術創作不斷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漓江畫派。

    《漓江百里圖》創造性地運用“動態連續視點”和“晝夜交替”的空間敘事手法,對中國傳統長卷敘事性與西方焦點透視進行了融合。

    “《漓江百里圖》自1985年誕生以來,便以其恢宏氣象和深邃內涵,成為漓江畫派的代表作之一?!敝袊绤f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朱虹子認為,《漓江百里圖》打破了傳統山水范式的局限,讓觀者獲得“舟行江上”的沉浸體驗。

    “漓江畫派不僅是廣西地域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國山水畫現代轉型的生動實踐?!秉S格勝表示,當代老中青三代畫家推動漓江畫派持續發展,人才隊伍薪火相傳,美術創作成果豐碩。

    據統計,20余年來,漓江畫派藝術家舉辦近百場展覽,出版學術著作50余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200多項。漓江畫派已成為廣西重要的文化品牌。

    把漓江邊的故事傳得更遠

    立足當下,傳承與創新成為漓江畫派面臨的重要課題。

    “藝術的生命力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然,也來源于一代代畫家對筆墨精神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秉S格勝表示,面對多元文化格局,中國畫創作應該保持筆墨純粹,年輕畫家要更深入學習傳統文化,提高修養和藝術審美能力,創造新的風格特色。

    美術是無國界的語言,開展美術國際交流也是漓江畫派的重要使命。

    《漓江百里圖》畫冊曾被海外圖書館收藏,為傳播中華文化作出貢獻。

    “《漓江百里圖》受到海外觀眾的喜愛,首先得益于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其次也得益于西方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日益濃厚?!秉S格勝說。

    廣西與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這些年來,利用廣西區位優勢,漓江畫派藝術家走出國門,先后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韓國、日本等國家寫生、采風、舉辦畫展,把漓江邊的故事、廣西美術的故事傳播到海外。

    (責編:席娟娟、邵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不卡在线国产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