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30 08:36)
圖為馬艷霞(右)在指導張月珍菠菜生長期的養護。 本報記者 宋朝軍攝 “拃把高(約20厘米)咯!”在甘肅臨洮縣新添鎮崖灣村,村民張月珍對著改種補種后破土而出的白菜苗比畫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馬艷霞也蹲在一旁,摁了摁壟邊的土。一個多月來,這已是她們第三次在田間見面。 今年8月,甘肅榆中縣等地遭遇連續強…[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9-29 09:39)
日前,第八屆馬家窯文化節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開幕,主題研學、文物展覽、彩陶文化體驗等多項活動紛紛亮相。圖為在馬家窯文化研究展示中心,當地中學生通過數字化平臺了解馬家窯文化。 新華社記者 王 朋攝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9月29日 第 11 版)…[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9-29 09:38)
2025年5月31日,敦煌研究院推出“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讓流失海外、塵封已久的藏經洞文物以數字化的嶄新姿態,實現前所未有的解讀與共享。一座貫通古今、全球共享的敦煌千年數字圖書館就此搭建。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9-29 09:27)
外籍演員在參觀游覽敦煌文博會。 周婉婷攝 一頭,是非洲鼓鼓點陣陣,一頭,是諾拉舞(泰國南部舞蹈)風情款款——或悠揚或急促的音樂響徹數百平方米的空間,不少人跟著節奏打起了節拍。俄羅斯的套娃、馬來西亞的白咖啡、尼泊爾的羊毛衣、巴基斯坦的花梨木……各色特產讓人眼花繚亂,各國語言此起彼伏。 這里,是第八屆絲…[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28 09:11)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劉溫馨)9月27日5時49分,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北緯34.91度,東經104.58度)發生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啟動國家地震災害四級應急響應,并派出工作組趕赴震區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前突力量已到達震…[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27 09:14)
2025年5月31日,敦煌研究院推出“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讓流失海外、塵封已久的藏經洞文物以數字化的嶄新姿態,實現前所未有的解讀與共享。一座貫通古今、全球共享的敦煌千年數字圖書館就此搭建。 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1950年改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擴建為敦煌…[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24 11:13)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郁靜嫻、銀燕、曹繼煒)23日是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各地以“慶農業豐收 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祝豐收活動。據統計,各地累計開展3000多場次慶豐收活動,線上線下結合,城鄉融合互動,吸引數億人次關注參與,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22 09:04)
本報敦煌9月21日電 (記者銀燕、曾亦辰)9月21日,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省敦煌市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鐵凝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 本屆文博會主題是“加強文化交流,促進文明互鑒”,1000余名中外嘉賓將出席開幕式、會見會談、重要嘉賓巡館、文化…[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19 08:53)
鹽堿地改良后的葡萄品種“紅地球”喜獲豐收。 團隊成員在葡萄園現場檢測葡萄的糖度。 甘肅敦煌市盛產葡萄,土壤鹽堿化制約著當地葡萄品質的提升。 今年以來,長期致力于鹽堿地改良利用的中國農業大學胡樹文教授團隊與當地合作,在敦煌市七里鎮建立高品質葡萄示范區。團隊采用“土壤底施改…[詳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5-09-18 09:24)
隴原大地,文脈悠長。 從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到嘉峪關的巍峨城墻,從《讀者》雜志的人文情懷到民歌“花兒”的嘹亮悠揚,多元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生生不息,共同織就了獨具神韻的“多彩甘肅”。 近年來,甘肅省上下將建設文化強省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穩穩落實于行動,進一步增強賡續歷史文脈、推動文化繁榮的使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