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巢”為啥“忙個不?!保v橫)
在北京城市中軸線的璀璨地標中,國家體育場“鳥巢”吸引著不少人的目光。從2008年奧運圣火點燃到2022年冬奧“雪花”飄落,這座全球首個雙奧開閉幕式場館見證了中國體育的榮耀時刻。當賽事的聚光燈熄滅,“鳥巢”并未陷入沉寂,而是“忙個不?!?,為全球大型奧運場館賽后利用貢獻了寶貴的中國經驗。
“鳥巢”有多忙?從“檔期表”中可觀一二:11月迎全球移動電競總決賽,2026年日歷已“滿格”,2027年還將舉辦世界田徑錦標賽?!傍B巢”的“忙”已成常態——意大利超級杯、“沸雪”單板賽、國際馬術大師賽等輪番登場,明星演唱會頻頻上新?!傍B巢”沒有“賽后空窗”,而是一場接一場的人聲鼎沸。
“忙”是表象,背后是功能迭代的主動求變?!傍B巢”把賽事、演藝、會展、電競、公益等統統裝進“鋼碗”。通過“大型賽事+文化演出+旅游休閑”的立體布局,“鳥巢”逐步突破功能邊界,成為“一年迎客500萬、覆蓋折舊還盈利”的多功能場館。
“忙”更是由于理念創新。在綠色低碳成為全球發展共識的今天,中國對資源價值的理解早已超越簡單的節約,上升為“全生命周期利用、重大遺產轉化”的系統思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活動后,天安門廣場觀禮區的約5萬把臨時座椅,被分批投放至公園綠地、體育場館、學校禮堂等場地,供市民閑坐休息,實現循環利用。
無論是閱兵觀禮座椅的精準轉運,還是“鳥巢”的多元運營,都體現了系統謀劃、前瞻布局的治理理念。這種事前規劃、事中保障、事后轉化的全鏈條思維,讓資源找到“第二次生命”。
放眼未來,鳥巢的“忙”還有更大想象空間。當一座場館既可呈現建造領域中國標準,能承載全球頂級賽事,又能為老百姓提供公共活動空間,它就不再是冰冷的鋼筋水泥,而是一臺與時代同頻的“城市發動機”。在人聲鼎沸與燈火璀璨之中,“鳥巢”寫下了具有啟示性的答案——奧運遺產不只是回憶,更通向未來。
(摘編自《湖北日報》,原題為《鳥巢之“忙”:高光過后的日常堅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